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成功逆行放置双猪尾导管,22例首选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瘘术,3例实施肾造瘘加顺行双猪尾导管置入术,2例行开发性肾盂造瘘术。结果 随访3~26个月,42例患者术后尿液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4种引流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120例,年龄29~78岁,单发肿瘤93例,多发肿瘤27例。病理诊断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分级:G190例,G224例,G36例。结果12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5~45min。59例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平均随访18个月,17例复发,10例再次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膀胱全切术。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膀胱内灌注华蟾素(Cinobufagin,Cino)对SD大鼠膀胱肿瘤的影响。方法:7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A组)、MNU组(B组)、华蟾素处理组(C组)、阿霉素处理组(D组)、卡介苗处理组(E组),每组15只。所有SD雌性大鼠采用MNU膀胱灌注,每间隔1周灌注2 mg/0.2 ml 1次,共6次,诱导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处理组分别予以华蟾素、阿霉素(ADM)、卡介苗(BCG)行膀胱内灌注。实验结束后1周处死大鼠,完整切除膀胱,膀胱肿瘤组织行HE染色,观察膀胱肿瘤病理类型,并计算各组的致癌率。结果:大鼠肿瘤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A组大鼠14只大鼠均未见明显异常增生,B组13只大鼠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C组6只大鼠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D组7只大鼠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E组5只大鼠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华蟾素能有效拮抗、抑制MNU诱导膀胱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龙胆泻肝丸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性,51岁,因水肿、乏力1个月,近3天加重伴尿少,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住院号:360627。患者于1个多月前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在当地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予以强的松1mg/(kg·d)治疗1个月,1周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改用龙胆泻肝丸(每次8丸,每天3次)治疗,服药3天后出现尿量减少,同时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腺性膀胱炎在电切术后,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互联网检索正在进行的试验:CurrentControlled Trials(www.controlled-trials.com)和Clinical Trials(www.ClinicalTrials.gov),及相关会议资料,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2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1个研究7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道电切术+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与尿道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在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分析提示,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在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膀胱灌注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SD大鼠膀胱肿瘤模型,观察4-羟苯维胺酯(4-HPR)的对大鼠膀胱肿瘤的干预效果.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造模组(B组)、造模处理组(C组、D组、E组),处理组分别予以4-HPR、阿霉素(ADM)、卡介苗(BCG)行膀胱内灌注.给药结束后1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膀胱肿瘤中COX-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标本病理结果提示4 HPR、BCG、ADM对MNU诱导肿瘤的发生有明确的干预效果(P<0.05).4-HPR能有效抑制COX-2的表达及微血管的生成并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4-HPR、BCG、ADM对MNU的致癌过程均有干预作用,4-HPR与ADM、BCG的抗癌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且其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突向膀胱内的下段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内可见的原发性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男7例,女4例;年龄31~72岁;右侧5例,左侧6例。手术方式是患侧输尿管下段及膀胱袖状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5例随访2年无瘤存活;3例随访5年无瘤存活;1例2年内发生膀胱癌;1例2年后并发膀胱癌;1例不明原因血尿。结论:输尿管下段及膀胱袖状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是治疗膀胱内可见的输尿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总结61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经验。结果61例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50例,颗粒细胞癌9例,混合细胞癌2例。所有病例术前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及静脉癌栓形成。结论在肾癌根治术中首先分别结扎肾脏动静脉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良好预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与体会及术后不同剂量IL-2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肾癌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其中,透明细胞癌3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颗粒色细胞癌3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后分组给予IL-218mLU/m2及1mLU/m2进行生物免疫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及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38例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80±20)min。术中出血30~100mL,平均(50±10)mL。术后1~3d胃肠道功能恢复,平均(1.0±0.3)d。术后2~5d拔除引流管,平均(3.0±0.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d,平均(6.0±0.5)d,术后无继发出血及切口感染。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术后随访3~48月,平均(24±4)月,两组不同剂量IL-2免疫治疗患者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及完全缓解等疗效分析上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术后结合生物免疫制剂治疗,可有效延缓肾癌复发及远处转移,且小剂量的IL-2也能达到大剂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活动性/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巩固治疗方案[1].虽然新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临床缓解率,但仍有近50%的患者出现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多见于髓内,髓外浆细胞瘤少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