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乌梅丸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和预测乌梅丸中各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在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IBS-D靶点,利用相关软件分别构建Venn图、“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及PPI网络,并进行GO、KEGG分析和分子对接及相关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乌梅丸治疗IBS-D的活性成分129个,治疗靶点191个。PPI网络分析得到30个核心靶点,其中包括HSP90AA1、 JUN、RELA、MAPK1、AKT1、ESR1、IL6、FOS、MAPK8、NCOA1等。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有2177条,分子功能有169条,细胞成分有77条。KEGG分析提示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在乌梅丸治IBS-D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JUN、MAPK1、FOS与部分活性成分结合较为稳定。结论 乌梅丸可能通过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与HSP90AA1、JUN、RELA、MAPK1、AKT1、ESR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