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34例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超声辅助,分别将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患者分为超声组(前者44例,后者18例)和对照组(前者34例,后者16例)。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通过影像学复查和改良McCormick量表(MMS)分级评估肿瘤复发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别比较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评价术中超声对肿瘤完全切除率的评估准确率。结果两组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性别、年龄、首诊症状、MMS分级及肿瘤累及脊髓节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资料均基本一致。室管膜瘤的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7.7%(43/44)、91.2%(31/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44)、11.8%(4/34)]及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率[分别为36.4%(16/44)、32.4%(11/3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和对照组的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分别为:0/18、2/16)和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比例(分别为:3/18、2/1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的肿瘤完全切除比例高[分别为16/18、9/16,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中位PFS分别为84.0(67.5~100.5)个月、75.0(52.0~98.0)个月,P<0.05]。以增强MRI为标准,术中超声判断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全切除的准确比率分别为97.7%(42/43)、14/16。结论术中超声有助于实时、准确地判断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肿瘤切除程度,且对星形细胞瘤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能力,并对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使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并通过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及角度.结果 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在左室整体及各短轴水平均小于二维应变,而径向应变则相反.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心肌应变在左室不同水平间存在差异,左室中部水平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均大于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而二维应变在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未显示出明显规律.通过测量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得到心肌总应变矢量大小和角度,应用三维应变计算出的心肌总应变矢量绝对值在左室中部水平最大,而总应变矢量角度在不同水平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对左室局部功能进行准确评价且重复性良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猪离体心脏左室壁心肌剪切模量大小的分布规律.方法 取4枚新鲜离体猪心,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或短轴平行两种情况下,分别测量各心脏左室前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和心内膜F层心肌的剪切模量.结果 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平行时,测得左室前壁中部心外膜下层、中层、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分别为( 46.04±17.07)kPa,(87.70±29.67) kPa,(115.73±30.04)kPa;探头方向与左室短轴平行时,心外膜下层、中层、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分别为(78.71±26.48)kPa,(77.08±34.00)kPa,(70.69±41.38)kPa.结论 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得的左室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及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大小不同,且同一部位心肌在切面不同时剪切模量大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特点.方法 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室壁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应变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项整体应变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径向和面积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室整体圆周向应变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纵向、径向、圆周向应变在左室基底段、中段明显减低,圆周向应变减低仅见于基底段.左室整体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与LVEF具有相关性.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到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及其与病理染色所示的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25只,高脂饲养4周后,以球囊扩张腹主动脉,再高脂饲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情况,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强度,以CD31染色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应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软斑与硬斑造影强度及新生血管密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EUS增强强度与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为软斑的斑块在CEUS中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软斑的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75,P<0.001),与斑块增强强度/管腔增强强度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68,P<0.001)。结论 CEUS可定量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情况;斑块增强强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2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术后1月、2月、3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57次.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集左室的三维全容积图像,应用EchoPAC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左室壁各节段及左室壁整体的应变曲线及应变值,记录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及径向应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在术后1月较正常组显著减低,术后2月及3月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径向应变在术后1月、2月、3月均较正常组显著减低.结论 移植心脏虽然左室射血分数值表现“正常”,但左室整体峰值应变仍较正常人减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强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影强度的影响。方法 对25只新西兰白兔行球囊扩张术,之后高脂喂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分别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和三磷酸腺苷(ATP),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号强度(A)。结果 CEUS显示A硬斑明显低于A软斑;滴注NA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低于基础造影,而滴注ATP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高于基础造影。结论 血管活性物质可影响CEUS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影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探头扫查平面与肱二头肌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对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探头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夹角分别为0°、30°、60°、90°,测量距体表深度1.7 cm、2.5 cm处同一位点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深度为1.7 cm和2.5 cm,剪切波传播方向与肌纤维夹角为0°、30°、60°、90°时,剪切波传播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取剪切波方向与人体肌纤维排列的夹角为0°、30°、60°、90°时,不同深度剪切波传播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探头扫查平面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影响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深度相同时,随着剪切波传播方向与人体肌纤维排列方向夹角增大,剪切波速度有递减趋势。传播方向一致时,剪切波在人体肱二头肌中的传播速度与深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判断心脏实性病灶性质的价值.方法 对经二维超声诊断的36例心脏实性病灶患者行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根据二维超声图像特征、目测造影剂填充增强情况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结果判断病变性质,并与确诊结果相比较.结果 通过目测病变处造影剂填充增强情况诊断黏液瘤11例、血栓9例、恶性肿瘤16例(其中2例经手术病检后证实良性);通过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诊断良性肿瘤13例、血栓9例、恶性肿瘤14例,与病检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心脏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判断心脏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