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作为一种本土特有的小型鱼类,是我国正在标准化的化学品毒性测试生物之一。为评价稀有鮈鲫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效应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优化筛选了重铬酸钾和3,4-二氯苯胺两种化学品,分别在单一实验室内及不同实验室间进行急性毒性验证试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数据处理;对于来源相同、体长固定的稀有鮈鲫,无论在实验室内还是实验室间,两组化学品的96 h LC50值均在 ±2s的质量控制范围之内,所有结果体现了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论 根据研究获得的数据可建立一个有效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衡量数据库,用来评估之后其它单个试验的可靠性。研究还表明,稀有鮈鲫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生态毒性测试的生物种类,具有成为标准实验动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3.
苏州河营养元素的历史分析和富营养化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苏州河富营养化现状,为富营养化的外部控制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83-2002年苏州河上下游营养盐(NO3-N、NO2—N、NH3-N、TN、PO4—P、TP)的监测结果的时间序列分析,结合最近一次监测结果,并利用卡尔森修正指数叶绿素a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表明苏州河具有较高的氮磷负荷,氨氮20年均值下游是上游的2倍以上,近年来上游氮增高成为苏州河水质变化新趋势;亚硝酸盐水平相当,但溶解氧的不稳定,下游的硝酸盐1986-2002年均值(0.68mg/L)只有上游(3.24mg/L)的1/5;上游总磷水平1991年前后从0.926mg/L下降到0.283mg/L,下游20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多年均值0.86mg/L,溶解性氮磷营养盐均占60%以上。[结论]苏州河富营养化潜在压力,苏州河高的叶绿素a和氮磷浓度是河流富营养化特征且已经产生生物学效应.下游武宁路段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江南某城市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s(MC.LR、MC-RR、MC-YR)]浓度,并进行初步健康风险评估。[方法]2010年6月一2011年5月,按月采集各城区饮用水样品,经Cts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对3种典型的MCs进行定量分析,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监测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从季节性变化看,MCs全年均有检出,浓度在ND~16.3ng/L,以MC-LR为主,其中8月达最高值;部分城区饮用水中多个月份中的MC.LR浓度超过10.0ng/L;由于供水差异,各区浓度差异较大,浓度最低的城区年平均值为0.2n班,最高者年平均值为6.7ng/L。个人年健康风险值范围为(0.15×10-6^(-5).62×10^(-6)/a。各城区饮用水中MCs所导致的健康风险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推荐值[(5×10^(-5))/a和(1x10^(-4)/a]。[结论]供水水质不均衡,饮用水中藻毒素浓度差异较大,大部分城区中饮用水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建立测定斑马鱼(Zebrafish,Daniorerio)和稀有绚鲫(Raregudgeon,Gobiocypris rarus)体内二甲苯麝香的分析方法。[方法]鱼样通过快速溶剂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选择离子方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的检测限为4μg/L,线性范围为10~400μg/L。该方法进行的20μL和100μg/L的2个加标浓度的测试结果显示,斑马鱼加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8.0%和971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和9-3%;稀有绚鲫加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0%和112.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和10.0%;均符合回收率80%-120%和相对标准偏差〈15%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杂质干扰小。采用该法对我国特有水产品稀有绚鲫体内二甲苯麝香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法适用。  相似文献   
6.
岁月流水,时光留痕。我和《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的缘分已经有十三年了。今年是杂志创办三十周年的纪念,三十年是一个成熟的年龄,今天的杂志也的的确确走向了它的成熟期。与许多老教授、老专家相比,我没有赶上与杂志共度其幼年和青春期,但还是与编委会的同仁一起见证了杂志的高速成长和成熟期。十三年,杂志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生态毒理学的宏观与微观进展:从并行发展到相互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20多年 ,它是在环境科学这一综合性学科中属前沿和基础的一个分支。环境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对人类生活影响很大的综合性科学。目前我国的环境科学绝大部分是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部分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这已经产生两个问题 :首先 ,几乎所有的重大环境问题都是国外科学家发现的 ,如DDT的生态系统危害、臭氧层的破坏及最近的二英 (Dioxin)等 ;其次 ,在应用技术的开发中没有后劲 ,许多技术只能浅尝则止 ,较明显的如微型生物监测技术(如Microtox)和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最后 5 0年 ,现代医学在经历了发现抗生素和控制诸如天花、脊髓灰质炎及麻疹等传染病的巨大胜利后 ,也面临着艾滋病、疯牛病等新出现传染病的蔓延和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低龄化的巨大问题。人类在深刻地反思 :如何才能保持自身的健康 ?尽管存在不少争论 ,但基本结论是明确的 :单纯以治病为目的而构筑的医学保护屏障是消极和有明显先天不足的 ,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体健康。这就将人类健康与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的健康 (Ecosystemhealth)密切联系。人类的健康与人类所处的环境 …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斑马鱼标准化养殖中,建立饲养环境中微生物群落代谢指纹数据库,用于分析和判断饲养环境是否出现病原菌感染。方法在不当的饲养过程中,斑马鱼会出现死亡或疾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病原菌感染。采用MicroStation细菌鉴定系统,微生物群落将鉴定板上的95种碳源作为唯一可利用碳源,当各孔中微生物利用碳源底物时,呼吸作用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颜色变化,板上出现的颜色反应作为鉴定的指纹。结果多变量分析代谢的类型与程度,得出健康的斑马鱼饲养环境的微生物群落对GN和GP板上的22种有共同利用的模式。结论本文通过微生物群落代谢单碳源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多变量分析后定位健康的斑马鱼饲养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斑马鱼胚胎发育中适宜的毒理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实验动物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并分析用于胚胎毒性试验适宜的毒理学指标。[方法]选取以雌雄比为1:2的健康亲鱼让其自行交配,用解剖镜进行全过程的观察,并拍摄整个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斑马鱼胚胎发育可以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分裂期、成形期和孵化期6个时期。[结论]从中选择了5个科学、合适的胚胎发育观察阶段及适宜的毒性评估终点以供毒理学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