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凉血地黄汤加减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中药熏洗及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凉血地黄汤加减口服治疗,疗程7 d。术后1、7 d,对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和水肿程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患者出院后随访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3、7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水平。结果 术后7 d,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疼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地黄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可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TGF-β、EGF、COL-Ⅰ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雷贝拉唑肝、肠首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在大白兔体内经十二指肠、门静脉与外周静脉等不同方式及不同剂量给药时的药代动力学,并探讨肠道、肝脏首过效应分别对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在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肠道血管通路模型基础上,从十二指肠(ID1.5、3、6mg·kg-1)、门静脉(PV1.5、3mg·kg-1)及耳缘静脉(V0·75、1.5、3mg·kg-1)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给药,各时间点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雷贝拉唑血药浓度,评价其药代动力学,并计算生物利用度及肠道与肝脏提取率。结果随给药剂量增大,ID、PV、V给药时AUC0-t(mg·L-1·h)、AUC0-∞(mg·L-1·h)、Cmax(mg·L-1)均随剂量增大而升高(P<0.05),但Tmax(h)、T21(h)等参数无差异(P>0.05),CL(L·h-1·kg-1)则随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P<0.05)。经十二指肠给药1.5mg·kg-1时生物利用度为7.4%,3mg·kg-1时生物利用度为8.3%,肝脏提取率分别为84.8%、81.2%,肠道提取率分别为51.2%、56%。结论在大白兔各种给药方式时雷贝拉唑AUC0-t(mg·L-1·h)、AUC0-∞(mg·L-1·h)及Cmax(mg·L-1)均存在明显剂量依赖性;十二指肠给药时生物利用度较低,并且不呈剂量依赖性,原因主要为在肠道与肝脏经历较广泛的首过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对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换药予艾灸创面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对照组仅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观察比较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成纤维细胞数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具有促进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加减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病程长,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多年来以加减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5例均系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例,男性79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为1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制剂白竭散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促愈作用及对创面肉芽组织中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熏洗、复方黄柏洗剂清洗换药,观察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予以白竭散干预治疗,通过2种方法干预术后创面,观察和探讨白竭散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2组EGF、VEGF表达水平和创面愈合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EGF、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愈合速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院内制剂白竭散可缩短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在混合痔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EGF、VEGF表达方面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肠炎清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8和IL-4影响。方法将30例湿热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用肠炎清Ⅰ号加锡类散0.75g,常规保留灌肠。对照组用锡类散0.75g,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奥沙拉秦3g。临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电子结肠镜下黏膜病理变化、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D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电子结肠镜显示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8水平的下降和IL-4水平的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肠炎清Ⅰ号合锡类散灌肠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8水平和升高IL-4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病理类型等特点.方法 对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检出并切除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318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171例,女147例;好发年龄以30~69岁为主,占73.58%;临床表现以便血(54.18%)、腹痛(32.38%)及腹泻(8.62%)为主,并且男性患者以便血为首诊者较女性明显增高(P<0.05),而女性以腹痛为首诊者较男性明显增高(P<0.05).增生性息肉中男性就诊时间明显较女性短(P<0.05),且临床表现多为便血.息肉部位分布直肠最多,占33.55%,乙状结肠28.28%,降结肠21.72%,横结肠6.57%,升结肠7.25%,盲肠2.63%;炎性、增生性、腺瘤性、幼年性息肉分别占2.83%、29.24%、53.77%、14.16%;幼年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体积较其他类型息肉明显增大.结论 30 ~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便血、腹痛及腹泻为主;男性患者以便血为首诊者较女性明显增高,而女性以腹痛为首诊者较男性明显增高,增生性息肉中男性就诊时间明显较女性短,且临床表现多为便血;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常见;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切除,预防息肉癌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艾灸对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换药予艾灸创面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对照组仅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观察比较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成纤维细胞数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具有促进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