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石,而甲氨蝶呤(MTX)、羟氯喹(HCQ)双联与MTX、HCQ、来氟米特(LEF)三联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活动性RA的联合用药方案,但尚缺乏头对头研究数据。目的 比较MTX、HCQ双联与MTX、HCQ、LEF三联治疗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厦门市仙岳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活动性RA患者100例,按照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双联组和三联组,每组50例。双联组患者采用MTX联合HCQ治疗,三联组患者采用MTX联合HCQ及LEF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周美国风湿病协会(ACR)70、ACR50、ACR20、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所占比例、泼尼松剂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疗效评估者88例,其中双联组42例,三联组46例;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周ACR70、ACR50、ACR20、使用NSAIDs者所占比例、泼尼松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安全性评价者94例,其中双联组45例,三联组49例;双联组患者严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三联组(P<0.05),而两组患者头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参考范围上限2倍)、过敏性皮炎、高血压、视力下降、口腔溃疡、消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HCQ双联与MTX、HCQ、LEF三联治疗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高,但MTX、HCQ、LEF三联方案有利于减少严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林庆衍  周毅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371-137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 A)是一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进而形成血管翳,血管翳自滑膜折返处向关节软骨表面延伸侵蚀破坏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纤...  相似文献   
3.
侵袭性纤维瘤病恶变为纤维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雏瘤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促使其恶变为纤维肉瘤的相关因素.方法 报告1例上肢侵袭性纤维瘤病恶变为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纤维增生性肿瘤,具有局部漫润性和破坏性生长的生物特性;病理学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单克隆性增生,由分化良好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组成,缺乏恶性细胞学特征,电镜下见多形态细胞被增生的胶原网包绕,免疫组化波形蛋白和肌动蛋白阳性;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措施,术后复发率高迭10%~70%,因此多数患者需多次手术并配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本例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并经放射治疗1疗程后的13个月时复发,再次手术病理示纤维肉瘤.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纤维增生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具有高度复发倾向,术后常需配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向纤维肉瘤转变罕见,手术刺激、放射治疗可能是促使其恶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林庆衍  孙华瑜  陈莉莹  刘雯  孙乃坤  周毅 《吉林医学》2009,30(24):3251-3253
目的: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其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一般人群相比本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普遍降低;采用的应对方式分别为面对(17.44±2.21)分、回避(17.42±2.64)分和屈从(11.62±1.19)分;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得分分别为(54.64±12.48)分、(19.64±9.21)分、(14.78±5.42)分、(19.43±5.32)分。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应对得分呈负相关;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同时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屈服应对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医护工作者应转变工作模式,更多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去关心患者,帮助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使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小剂量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略去负荷剂量,应用10 mg/d进行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1.5~2.0 g/d。两组观察期均为18个月,疗效观察指标包括:1重点观察指标包括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医患对疾病的总体评价;2非重点观察目标包括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反应蛋白水平(CRP水平)、健康评价问卷(HAQ),同时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结果:治疗第18个月后,对照组在肿胀关节数、医患总体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VAS、HAQ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77.5%和73.8%的患者达到ACR20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60.9%和40.8%的患者达到ACR50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压升高5例,肝酶升高6例,退出治疗5例;对照组退出治疗3例。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论在疗效方面,还是患者的耐受性均优于柳氮磺胺吡啶。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CA125变化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CA125的变化,并了解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行血清CA125检查的厦门市第一医院体检健康人40人,pSS50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40例,将这4组人群血清CA125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病情活动期56%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且多见于病程长,腮腺摄取、分泌功能下降及唇腺有多灶淋巴细胞浸润者。结论:血清CA125检测是一种简便、无创、易接受的检查手段。对初步评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活动性及唇腺受累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以肺动脉高压(PAH)为首发表现者较为罕见,2006年底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6岁.于2006年12月22日因乏力、气短1年余入院.  相似文献   
9.
周毅  梁志昂  林庆衍  孙楠 《广东医学》2006,27(6):847-848
目的 探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41例患者在使用非甾类抗炎药和慢作用药同时,随机分为加用激素及未使用激素组,观察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测定患者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RA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出现骨量减少(P<0.01),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后,与未使用激素组比较,短期小剂量使用激素组并不明显影响患者骨密度的改变(P>0.05).结论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RA早期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侵袭性纤维瘤病恶变为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案摘要患者男,69岁,因发现左上臂无痛性肿块6个月于2004年12月15日就诊。查体: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左上臂扪及5.0cm×3.0cm肿块,质硬,表面欠光滑,无触痛,活动度稍差,左上肢感觉、运动功能均正常。CT检查示左上臂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未累及肱骨。予行左上臂肿物切除,术中见肿块大小约5.5cm×5.0cm×3.0cm,无完整包膜,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术后病理示“侵袭性纤维瘤病”(图1),术后行一疗程46天30次总DT6000cGy放射治疗;2005年12月底出现左上臂肿胀感,查体:左上臂扪及11.0cm×7.0cm肿块,CT检查显示左肱骨上端背侧骨皮质菲薄,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