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综述酒制法的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现状。方法查阅中药酒制法相关文献,并加以归纳和整理。结果酒制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酒制法进一步发展,明代立说"酒制升提"。酒制法的现代研究包括酒制理论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重点讨论酒制升提的科学性与局限性。实验性研究包括酒制原理、酒制工艺规范化研究和酒制中药类饮片质量标准,其中酒制原理主要从药性、成分、药理方面说明酒制对中药作用的影响。结论中药酒制法仍有许多发展空间和展望,对于酒制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饮片中8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考察酒炙前后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酒炙前后8种成分的含量。Hedera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和0.1%醋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在以上色谱条件下大黄8种成分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RSD值均小于3.0%;大黄酒炙后5种游离蒽醌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升高,而番泻苷A和番泻苷B含量有所下降。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同时测定大黄酒炙前后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大黄进一步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同时,大黄酒炙前后8种成分的含量变化也为进一步炮制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芩炮制前后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黄芩酒制、炒炭炮制前后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炮制机理。方法采用Hedera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 6种黄酮类成分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分别在选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7.8%~101.2%之间,RSD均小于3.0%。黄芩酒制后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的质量分数则稍有增加;黄芩炒炭后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的质量分数明显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能准确测定黄芩及其炮制品中6种成分的含量,为评价黄芩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提供了分析方法。炮制后所得酒黄芩和黄芩炭6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均发生了变化,也为黄芩炒炭后发生质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