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近十年中药治疗化疗所致乳腺癌患者恶心、呕吐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方面阐述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研究进展,探寻中药治疗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新生儿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1例血总胆红素>342μmol/L的足月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48h持续蓝光治疗,其中27例联合输注白蛋白治疗(A组),24例联合换血治疗(B组)。光疗开始后6、12、24、48h检测静脉血总胆红素,对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住院时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6、12、24h胆红素下降差值B组大于A组(P均<0.01),但治疗48h后2组总胆红素下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有3例患儿出现听力损伤,3个月后复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B组与A组听力减退发生率(12.5%vs11.1%)及住院时间〔(9.1±2.1)vs(9.9±2.8)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持续蓝光照射联合换血疗法仍为首选方法,但总的疗效与持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输注疗法相当,在无换血条件的基层医院亦可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输注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新生儿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1例血总胆红素〉342μmol/L的足月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48h持续蓝光治疗,其中27例联合输注白蛋白治疗(A组),24例联合换血治疗(B组)。光疗开始后6、12、24、48h检测静脉血总胆红素,对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住院时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6、12、24h胆红素下降差值B组大于A组(P均〈0.01),但治疗48h后2组总胆红素下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有3例患儿出现听力损伤,3个月后复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B组与A组听力减退发生率(12.5%vs11.1%)及住院时间〔(9.1±2.1)vs(9.9±2.8)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持续蓝光照射联合换血疗法仍为首选方法,但总的疗效与持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输注疗法相当,在无换血条件的基层医院亦可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输注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我们收集了 6 3例高胆红素血症和 15 1例正常新生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解脲脲原体 (Uu)、肺炎支原体 (Mpn)、人型支原体 (Mh)、生殖支原体 (Mg)和发酵支原体 (Mf)检测。结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支原体总检出率 38 1% ,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的 13 2 % (P <0 0 1) ;其中剖腹产出 3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6例检出支原体 (44 4 % ) ,剖腹产出 98例正常新生儿仅有 10例检出支原体 (10 2 % ) ,两组有明显差别 (P <0 0 1)。表明宫内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奈唑胺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尽管早在2002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但其在儿科尤其是新生儿科应用的经验有限。现将我科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新生儿皮下坏疽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并对血清学结果进行随访,提高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9年5月86例女性梅毒患者(孕前治疗23例、孕期治疗26例、未治37例)分娩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及其随访的特点。结果孕前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均阴性,TPPA阳性21例,TPPA 6个月阴转率100%。孕期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阳性5例,RPR 6个月阴转率100%,TPPA阳性25例,TPPA 6,9个月阴转率分别为80%,92%。未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阳性35例、TP-PA阳性36例,均接受治疗。RPR 6,9,12,15个月阴转率分别为74%,83%,91%,100%。TPPA 6,9,12,15个月阴转率分别为3%,8%,11%,14%。大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母亲梅毒,可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通过对梅毒血清学的随访,提高了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先天性梅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因“早产娩出后气急、呻吟40min”入院,系第2胎第2产,胎龄29周顺产,早产原因不明,生后无窒息,出生体重1800g,脐带绕颈2周,羊水清,胎盘无异常。查体:早产儿貌,反应弱,呼吸促,皮肤略发绀,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减低,心音有力,腹软,四肢肌张力低。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注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近年发现胆红素具有潜在的毒性,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脏器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并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如对肝脏、肾脏、心肌、神经系统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影响,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出现确切的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前,不少病例已有神经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