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HBV相关与HC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CD34及Ki-67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HCC患者110例,其中HBV相关HCC 90例(B-HCC组),HCV相关HCC 20例(C-HCC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对癌组织标本中8-OHdG、CD34、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分评价染色结果.比较B-HCC组和C-HCC组各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B-HCC组、C-HCC组癌组织中8-OHdG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按阳性细胞百分比>25%分层比较,B-HCC组8-OHdG表达强(++~+++)者占67.8%(61/90),C-HCC组占90.0%(1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CC组8-OHdG的表达与有无门静脉瘤栓、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C-HCC组8-OHdG的表达与各临床指标无关.B-HCC组CD34指数≥120者占8.9%(8/90),C-HCC组占35.0%(7/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CC组Ki-67阳性表达率为95.6%,C-HCC组为100.0%,按表达强度分层比较,两组Ki-67表达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BV相关及HCV相关HCC形成中,8-OHdG代表的氧化应激及CD34代表的血管密度参与作用的程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阿糖胞苷加VP-16脾动脉灌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脾5例疗效分析河北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内二科岂连鹏,刘泽林,赵继贤,李胜棉放射科李志岗,耿进朝,杨凤鸣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巨脾一般化疗无效的5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大...  相似文献   
3.
魏丽珍  李胜棉  张楠  温登瑰  周烨  王士杰 《肝脏》2010,15(2):125-126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估计2000年全球肝癌发病56.4万,肝癌死亡54.9万,其中中国肝癌发病30.6万,死亡30.0万。可见肝癌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主要癌症,围绕肝癌的主要病因开展预防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8岁。主因便血3 d入院。缘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共6次,呈暗红色,含血块,量约800 mL,伴头晕、心慌、乏力、晕厥,同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无发热、腹痛、烧心、反酸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胃镜示慢性胃炎。血常规:红细胞1.93×1012/L,血红蛋白68 g/L  相似文献   
5.
HBV与HCV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及生存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HBV-PHC)患者与HCV相关原发性肝癌(hepatitis C virus-related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HCV-PH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期.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12例,其中HBV-PHC患者184例,HCV-PHC患者51例,HBV和HCV相关原发性肝癌(hepatitis B plus hepatitis C-related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HBV+HCV-PHC)患者32例,非HBV非HCV相关原发性肝癌(non-hepatitis B non hepatitis C-related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NBNC-PHC)患者45例.对以上4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存期进行比较.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组间不同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与HBV-PHC患者相比,HCV-PHC患者的年龄大,男∶女比率低,甲胎蛋白水平低,肿瘤较小,生存期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HBV-PHC患者比较,HBV+HCV-PHC患者与NBNC-PHC患者年龄大,男∶女比率低,生存期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V-PHC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线粒体D-环区(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2004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其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线粒体D-loop区测序。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计算5年生存率,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参照基因数据库AC000021号从已完成的食管癌患者线粒体D-loop区1 000 bp序列中找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本组55例患者均完成了5年的随访,共生存20例。不同性别、年龄(以55岁为界)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找出8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发现,仅16278和16399位点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关。16278T型食管癌患者与16278C型患者、16399G型食管癌患者与16399A型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3和11.225,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16278T/C〔OR=3.638,95%CI(1.191,11.111)〕和16399G/A〔OR=5.096,95%CI(1.647,15.769)〕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线粒体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有助于早期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对估计生存期较短的术后患者可给予更积极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的临床意义,阐明WIF-1基因甲基化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97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蜡块标本为肝细胞癌组,随机留取26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旁肝硬化组织蜡块标本为肝硬化组.两组标本经蜡块组织DNA提取、亚硫酸盐甲基化修饰,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对抑癌基因RASSF1A和WIF-1进行目的片段的扩增,扩增产物通过电泳凝胶成像系统进行甲基化结果分析判定;根据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测是否感染HBsAg,将肝细胞癌组细分为HBsAg阳性组及HBsAg阴性组,分析抑癌基因RASSF1A和WIF-1甲基化的意义.结果 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肝细胞癌组(67.01%)高于肝硬化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WIF-1基因甲基化率肝细胞癌组(46.39%)高于肝硬化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中抑癌基因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表达均阳性为35.05%,肝硬化组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HBsAg阳性肝细胞癌组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72.84%)高于HBsAg阴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IF-1基因在HBsAg阳性(44.44%)和阴性肝细胞癌组(53.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8).肝细胞癌患者RASSF1A和WI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P=0.229).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较肝硬化组织RASSF1A,WIF-1基因甲基化率高,提示抑癌基因RASSF1A和WIF-1的甲基化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普通白光内镜(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endoscopy,C-WLE)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诊断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模型,提高EGC深度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手术治疗的241例EGC患者,用χ2检验分析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危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C黏膜下深层浸润内镜下表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EGC浸润深度模型。  结果  χ2检验结果表明黏膜皱襞变化、易出血、溃疡、边缘隆起、无血管区、扩张血管、微血管结构缺失、表面结构缺失是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溃疡(OR=5.696,95%CI:1.656~19.590;P=0.006),边缘隆起(OR=5.363,95%CI:1.469~19.573;P=0.011),无血管区(OR=8.990,95%CI:2.522~32.042;P=0.001),扩张血管(OR=8.435,95%CI:3.323~21.408;P<0.001)为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分别赋分为4分、4分、5分、5分,构建预测浸润深度的模型,AUC为0.802,最佳临界点为8分,诊断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85.6%,准确率为82.5%。  结论  依据C-WLE联合ME-NBI诊断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诊断模型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EGC的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概念80年代由Schaffner首次提出,是指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NASH相关性肝硬化3种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0.
胃平滑肌肉瘤误诊1例史花存,李志辉,李胜棉附属四院内科(050011)关键词平滑肌肉瘤,内镜,血管造影,胃患者,女性.20岁。上腹胀满1年。曾做胃镜报告慢性胃炎,未予重视。5个月前发现上腹部肿物,不痛。在外院行CT检查报告:①左上腹实质性肿物;②肝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