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小管功能测定试验亦称酚红排泌试验,是临床评价近球肾小管排泌功能重要而常用的手段。已有资料表明酚红在近球小管的排泌是一种依赖载体—媒介转运的主动过程。1063年Rosehnberg等对于低载体饱和度情况下的载体—媒介转运曾作过量的描  相似文献   
2.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从动物心脏上记录了单相动作电位(MAP)~1,以后,一些作者用吸引电极(suction eleetrobe)记录了动物的MAP~(2.3).直至本世纪80年代初,Mill、Ptatia、Franz等人先后用一种称为"接触电极"导管(contact electrode catheter)安全地记录了在体人、犬、兔等心内、外膜MAP后,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前  相似文献   
3.
采用悬浮式玻璃微电极技术,对10只山羊在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多项参数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开胸后动物的心率变化和人工电刺激于易颤期时,心室发生纤颤的动作电位图形,以及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的关系。结果是:A PH109.97±13.29mv、Vmax335.88±  相似文献   
4.
动脉血压(即通常所说的血压)测量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项基本检查方法。不了解测量原理或方法不当以及器械性能不好,均可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影响有关疾病的诊冶。现将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分述于下:一、测量原理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临床测量血压,一般是采用血压计间接测量上臂肱动脉的血管内压力。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犹如水在规整的水管内流动一样,没有声音,如果血流经过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可发出声音。当气袖内打入空气使缠在上臂的气袖内压力超过收缩压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在实验条件下测试三种不同规格放大器通过接触电极对地产生的漏泄电流以及对实验动物影响,并提出在一般情况下和一些瞬时状态下对漏电流的防护。为保证临床应用接触电极安全、可靠地记录MAP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Pclam5.5.1版本软件系统,是国际上用于膜片钳制实验的先进软件系统。我们应用的结果表明:在实验中应用软件采集和分析数据是非常方便、节省时间,且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全、应用范围广,它为电生理实验,尤其是离子通道电流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用膜片钳技术在细胞贴附式构型下,对原代培养鸡胚心室肌细胞单个通道的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_(k1))的特征及不同培养时间对I_(k1)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细胞内外K ̄+浓度相等的条件下(140mmol/L)。当膜电位负于K ̄+平衡电位(E_k)时,可记录到内向的电流波动。其电流一电压(I-V)关系呈线性,斜率电导为35pS(培养1~3天);当膜电位正于E_k时,难于记录到外向电流,说明I_(k1)呈现强烈的内向整流特性。细胞培养1~3天、4~6天及7~11天三个时段,I_(k1)通道的密度分别为0.64、0.76及0.77channel/μm ̄2,其电导分别为35、28及37pS,说明培养时间对I_(K1)影响不大,这一结果可部分解释动作电位何以不随培养时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使用悬浮式微电极测定正常小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参数,国内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使用小猪七只,3%戊巴比妥钠1 ml/kg 腹腔麻醉,正中开胸切开心包,良好暴露心脏,用自制悬浮微电极(内充3 MkCl、尖端直径小于0.5μ,电阻值在15—30兆欧之间)插入左  相似文献   
9.
作者首次应用Franz接触电极导管记录了犬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观察了心内膜 MAP的形态特点,并对163个单位电生理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结果是:MAPA 44.01±6.99mv,Vmax 8.20±2.86v/s,APD_(50) 154.58±28.35ms,APD_(90) 215.49±34.96mS,HR 134.73±17.04次/分。并对APD进行了校正。本实验结果为心内膜  相似文献   
10.
C.J.Dickinson(1977)在人体呼吸中应用了计算机模型进行生理学教学。James(1980)在Katz(1978)提出的射血与血压关系的数学模型上实施微机模拟实验。本文作者在James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加入心脏指数等新的心功能指标。直观地再现了在安静、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