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血清酶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ICU危重病人135例,记录患者入ICU24h内的APACHEⅡ评分和第1、3、7天的生化全项结果,包括ALT、AST、LDH、CK、IgG、IgA、IgM。结果死亡组各时相点ALT、AST、LDH、AKP、CK均高于存活组,而IgA、IgG、IgM均低于存活组。结论监测危重病人的血生化变化可反映病人预后,尤其是动态观察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者血细胞及其时相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血细胞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记录135例危重患者入ICU 24 h内的A-PACHEII评分和入院当天及第3、7天的血常规结果,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死亡组APACHEII评分较存活组高(P<0.05)。死亡组各时相点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均低于存活组(P均<0.05),且死亡组血小板和淋巴细胞逐渐降低,而存活组逐渐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在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危重患者的血细胞变化可预测患者预后,尤其是动态观察血小板和淋巴细胞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危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病死率和危险因素,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机械通气下发生VA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痰培养结果,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VAP发生率46%,死亡19例(53%),相关危险因素:年龄>60岁、昏迷、各种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3 d(P均<0.05)。主要病原体为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真菌。结论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了VAP发生率,且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应尽可能早脱机。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主因被发现意识不清40余分钟,于23∶05急诊入院.入院40余分钟前被"110"发现倒在地上,呼之不应,"不呼吸",旁有呕吐物,遂送入本院急诊,立即予以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本科.查体:BP 110/70 mm Hg,深昏迷,格拉斯哥(GCS)评分:3分,胸部汗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 mm,对光反射消失,口中可吸出大量呕吐物,为血性,有酒精味,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音弱,约110次/min,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查血气分析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血常规:WBC 18.3×109/L,N 0.704;尿常规:尿酸碱度5.0,蛋白+,葡萄糖++;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135 u/L,乳酸脱氢酶926 u/L,肌酸激酶8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19 u/L.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递增给药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并就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根据1978年WHO建议使用的诊断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其中男35例,女21例;Ⅰ期20例,Ⅱ期25例,Ⅲ期11例。发病年限5—40年不等。本组均为住院患者,测量肱动脉血压,治疗前收缩压平均为25.6±1.1kPa,舒张压平均为15.4±1.2kPa。 1.2 方法:采用递增分级给药法,一级药物为心痛定和心得安各5—20毫克,每日3次。二级药物为双氢克尿噻12.5—25毫克,每日1次。三级药物为巯甲丙脯酸25—50毫范,每日2次。首先应用一级药物7天无效或疗效不满意时加用二级药物,仍无效时再加三级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ACS组56例、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30例患者发病3 h内和15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静脉血,检测并比较3组标本的IMA、MB型肌酸激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应用ROC分析评价各心肌标志物在ACS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3组IMA分别为(0.500±0.017)、(0.400±0.082)、(0.326±0.024)吸光度单位,ACS组与对照组和NICP组比较,IM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IMA > cTnI > CK-MB,最佳截断点时的灵敏度IMA > CK-MB > cTnI,特异度IMA > cTnI > CK-MB;与NICP组比较,IMA阳性似然比为10.7,阴性似然比为0.008;与对照组比较,IMA阳性似然比8.23,阴性似然比0.013。结论:IMA对ACS早期诊断效能优于cTnI和CK-MB。  相似文献   
7.
<正>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进行性、吸气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病死率极高,一般为50%左右。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本病存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0—1995年共收治严重复合外伤所致ARDS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利用射频闭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11月—2005年5月利用射频闭合探头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1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结果除1例外,其余40例疗效明显,术后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结论利用射频技术进行大隐静脉腔内治疗,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以替代静脉剥脱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临床易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情况进行模拟,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离体兔心,研究特非那丁促TDP的机制。方法烧灼法制备Ⅲ°房室传导阻滞离体兔心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兔心,以不同周长起搏,利用慢频率和刺激周长骤变方法诱发早期后除极(EADs)、TDP。结果基础台氏液和低钾镁台氏液(MT)灌流下均未见EADs、TDP;各浓度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灌流都可延长QT间期和单向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MAPD90),10/18例记录到EADs,起搏周长1 400~2 400 ms。10/18例诱发出TDP,7/18例经过刺激周长骤变诱发出TDP,以300~2 300 ms为多(6/18例),MT+特非那丁浓度8×10-6mmol/L时诱发TDP频率最高,为66.7%。结论在离体兔心,特非那丁MT灌注呈浓度及频率依赖性延长MAPD90;EAD及其引起的触发活动(TA)是诱发TDP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