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癌症病人骨转移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一旦癌肿转移到骨,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就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恶性肿瘤病人有无远处转移对癌症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都至关重要.各种恶性肿瘤都可以经血液循环从而发生骨转移,其中以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率最高,往往在无骨痛症状时即有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骨转移瘤患者核素骨显像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7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核素全身骨扫描的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73例,归纳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骨转移显像特点,另选取115例行核素骨显像的汉族食管癌患者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间的骨转移瘤特征及病理类型与骨转移关系的相关数据。结果 24例哈萨克族骨转移瘤患者中肋骨、脊柱骨、骨盆骨、四肢骨及胸锁骨的转移率分别为87.50%(21/24)、29.17%(7/24)、16.67%(4/24)、29.17%(7/24)和8.33%(2/24),无一例颅骨转移。48例汉族食管癌骨转移瘤患者中,肋骨、脊柱骨、骨盆骨、四肢骨、胸锁骨及颅骨的转移率分别为39.58%(19/48)、56.25%(27/48)、25.00%(12/48)、33.33%(16/48)、16.67%(8/48)和4.17%(2/48)。在肋骨及脊柱骨的转移发生率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的肋骨转移率要高于汉族食管癌患者,汉族食管癌患者的脊柱骨转移率要高于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两组骨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管癌患者鳞状细胞癌、腺癌及未分化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素骨显像对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具有临床意义,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PET/CT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 Tomography,PET)的英文缩写,是核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PET/CT是同机具有多层螺旋CT和PET的图像融合设备,它将能量释放分布图(PET影像)及断面解剖图像(CT影像)两大尖端扫描科技合二为一,能更有效地提供被扫描组织或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数据,从而得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资 料 与 方 法 一、一般资料:本组89例肺癌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30~82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联合^(99m)锝-甲氧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存活评估的价值,通过此项显像来判定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区的坏死心肌及存活心肌,从而判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存活心肌对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维吾尔族患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45~72岁,平均(51±14)岁,所有患者由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以上冠状动脉闭塞,患者均在PCI术前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并根据显像结果 ,将患者分为心肌存活组与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心功能指标。结果:78例维吾尔族心梗患者均在PCI术前及术后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41例心肌存活组患者术前LVEF值42.21±6.79,在术后,其LVEF值提升至48.21±5.68,P<0.01;LVFS值由15.97±4.46升至26.68±7.34,P<0.01;手术前后心功能改善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无心肌存活组患者37例,术前LVEF值41.31±3.84,术后LVEF值42.13±3.65,P<0.01;术前LVFS值16.64±5.79,术后LVFS值18.51±3.75,P<0.01;心功能改善不佳,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联合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能够有效检测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心肌,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在PCI术后其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的PCI术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小煌 《新疆医学》2013,43(9):39-40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LTPET/CT3D显像在肺单发结节诊断应用。方法:采用PET/CT仪(DiscoveryST型)、医用回旋加速器(MINhrace)和自动化学合成系统(TracerLabFX.FN),均为美国GE公司生产。协F-FDG及18F-FLT的注射剂量均为按患者体质量3.7MBq/kg,注射后60min行常规显像。采用8排螺旋CT,统一使用120-140kV,100~250mAs,0.8sec旋转速度,1.25ram层厚进行采集,并使用SmartmAs技术尽量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PET部分为BGO晶体,轴向视野15.7cm;3D方式采集,1.5min/床位;FORE迭代方式进行图像重建,断层分辨率为4mmFWHM。显像结束后,以傅里叶重建(FORE)迭代方式重建图像,并对2次采集分别进行衰减校正。由两名有经验核医学科医师通过双盲和集中阅片方式对图像结果进行判读。阅片过程中,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SUVmax),,"F-FDG-max≥2.5,t8F-FLTmaxI〉2.0为阳性,病理结果做为诊断金标准。结果:3D方式采集35人,其中良性病人为25人,恶性肿瘤为10人(其中腺癌5人,非小细胞肺癌3人,鳞癌1人,转移癌1人)。良性FDGmax3.0±1.78,FLTmax1.68±0.95;恶性FDGmax8.0±3.6,FLTmax3.74±1.75;肺癌组和良性病变一组’8F-FD_Gma.x与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扫描可准确对肺部单发结节定性、定位;3D扫描18F-FLTmax053D;3D时间更快,具有更好经济及社会效益;协F-FDG及18F-FLT联合显像对于肺单发结节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rCBF-SPECT及MRA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组29例行MRA检查。结果:VBI组rCBF-SPECT异常率93.38%,多数发生在左颞,MRA异常率65.15%(43/66),两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性(P<0.01);VBI组rCBF-SPECT异常率明显高于MRA(P<0.01)。结论:rCBF-SPECT有助于脑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MRA有助于脑供血减少的病因学研究,两对VBI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