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当齐握热"一词,始见于《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原文:"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齐握热。"论表实误下之变证。其中,对于"当齐握热"的理解,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多数医家认为这是一种表证误下后邪热深陷于内的证候表现,也有医家提出不同看法。1历代注家对"当齐握热"的认识1.1热厥证候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1]曰:"外实者,表热也,汗之则愈,下之为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伤寒论》与"蛔"相关的条文,提出对《伤寒论》"蛔"字的见解。[方法]收集《伤寒论》不同传本与"蛔"有关的文献,结合经典著作及《金匮要略》相关论述,分析《伤寒论》"蛔"的本字。[结果]《伤寒论》"蛔"字是"逆"之讹字,将"乌梅丸证"条文重理为"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非为逆厥也。令病者静,而复时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其人常自吐逆。逆厥者,乌梅丸主之"。[结论]《伤寒论》在流传中历经整理,难免有错讹之处,若能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并纠正错讹,则有助于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337条云:“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指出厥逆的含义及其病因病机。然厥证不同,施治则异。兹对《伤寒论》不同厥逆证治作一初探。 一、寒厥:多见于伤寒少阴病阴寒内盛的危重阶段。禀气不足之人,复感风寒之邪,重伤正阳;或治疗失误,汗下杂施,均可病及少阴,导致真火式微,阳气不能布达于四  相似文献   

4.
手足厥冷是常见的一种症状。汉代张仲景在他所著的《伤寒论》一书中,称此为“四肢厥逆”,又简称为“四逆”,还记载了四逆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等方。据方分析,引起手足厥冷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并非简单。临证必须详细辨别,审阴阳、分寒热而治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病因病机 外伤寒凉,阳气不足以  相似文献   

5.
四逆汤为《伤寒论》[1]中经典方,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仲景对四逆汤“四逆”的文字论述颇多,后世医家对其解读亦众多,大多以“四肢厥逆”来解.但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2]本经主旨,发现“四逆”不仅仅是“四肢厥逆”之意.本文试对四逆汤中“四”、“逆”解释阐述如下. 1“四”字释义 《说文解字》[3]懈释“四”字:口,四方也.八,别也.口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4]解释说:阴数次三也.《正韵》[5]:“倍二为四.”可以看出“四”字有方位、数量等含义.对于仲景书中关于“四”字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源自《伤寒论》,是治疗少阴阳虚阴寒证的代表方,病机主要为阳虚,但阳虚病机同中有异,故其所治病症的主证既可为手足逆冷,又可为下利清谷、呕吐等其他表现,不拘于四肢逆冷一症。郑钦安深得仲景"扶阳"学术思想宗旨,对阳虚病情辨认细致入微,灵活运用四逆汤治疗多种病症。吴佩衡在继承《伤寒论》及郑钦安扶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细究四逆汤各药物的功效以及配伍特点,强调早用四逆诸方,扶阳固本,将四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至六经病之阴寒证以及内、妇、儿、外科等多种阳虚阴寒危重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一方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疗少阴病阳郁于内的四肢厥逆而设。盖阳郁于内,气机不利,阳气不达于四末,乃为肢冷如厥。有云热厥者,系与阳微之厥相对而言,非有热邪也。所以以四逆散和解表里,透达气机。方中用柴胡疏肝升清,达阳于表;枳实行气结,解郁,与柴胡合以疏肝郁,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津两虚证的误治与救治机理。方法:对《伤寒论》第29条、第30条进行分析。结果:①《伤寒论》的大多方剂是对汉代以前经方的收集和加减应用,所以说"群方之祖"的说法不够恰切;②桂枝汤就是六神方中的小阳旦汤,桂枝汤证也就是小阳旦汤证;③原文第29条、第30条误治之前是气津两虚证,用桂枝汤加附子误治后出现的厥逆、挛急、谵语为阴阳不相顺接兼有内热证,并非阴阳两虚,而与厥阴病类似,当属厥阴病之轻者;④甘草干姜汤和芍药甘草汤是一对调理阴阳为主的方剂,是针对厥逆、挛急两个症状而设,如同调胃承气汤针对谵语一样;⑤《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口述和日常诊疗记录,经过别人记录、整理,编纂而成。结论:气津两虚证在治疗时要分步实施,调理阴阳,归复原位。  相似文献   

9.
当归四逆汤源出《伤寒论》一书,由当归12克,桂枝、芍药各9克,细辛3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大枣5枚组成。原书用以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厥”指四肢寒冷,因为是由下而上冷至肘、膝,所以又称为“逆冷”,或“四逆”。如《伤寒论》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有寒、热之分,寒厥多见于心肾阳虚,阴寒内  相似文献   

10.
从概念涵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内经》所论之厥与《伤寒论》所论之厥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二者间虽有联系,但论述的重点、涵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均有较大差异,《内经》所论之厥比《伤寒论》所论之厥更为复杂和广泛,不可混同视之。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9,(4):704-706
"间者并行"出自《素问·标本病传论》,是指若患者症状繁杂且其病势不危重而相对较轻时,可以采取主症、兼症同时治疗的法则。《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一脉相承,仲景治疗寒热错杂之证符合"间者并行"之治则。考《伤寒论》寒温并用者达52方,将寒热药性相反之品合于一方之中,取其相反而达相成之妙,谨守寒热错杂的病机,因而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2.
"间者并行"出自《素问·标本病传论》,是指若患者症状繁杂且其病势不危重而相对较轻时,可以采取主症、兼症同时治疗的法则。《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一脉相承,仲景治疗寒热错杂之证符合"间者并行"之治则。考《伤寒论》寒温并用者达52方,将寒热药性相反之品合于一方之中,取其相反而达相成之妙,谨守寒热错杂的病机,因而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四逆辈”探讨李宇航(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四逆辈;理中汤;四逆汤;太阴病;治疗原则“四逆辈”一词,见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第22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肢厥,是指小儿四末清冷,甚或冷至肘膝,故称“厥逆”、“四逆“。临床上小儿肢厥并不少见。虽然肢厥只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症候,但是,如果临证时对引起肢厥的病因认识不清,总以阳虚寒盛统之,投予温阳救逆之品,则后果不堪设想。在此,仅将临床常见的引起肢厥的病证加以浅述,以求同道明辨。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说明了“厥”以手足发冷为特点,其病机是由于阴阳二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温运四末造成。导致阳气不达于四末的原因很多,仲景总结出十余种。如阴寒极盛,阻遏阳气之“脏厥”,阳气衰微的“寒厥”,痰湿内阻之“痰厥”,热邪郁遏之“热厥”,血虚寒  相似文献   

15.
论四逆散开阖以运枢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逆散始见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历代医家对于本条所述四逆散证治的认识见解不一,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本条所述“四逆”的病机何在?成无己[1]认为:“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必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并指出方用“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但尤在泾[2]认为:“旧谓此为治热深发厥之药,非是。夫果热深发厥,则属厥应下之之例矣,岂此药所能治哉?”舒驰远[3]曰…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论厥,内容丰富,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值得认真学习和探讨。一、《伤寒论》厥的概念: 《伤寒论》337条曰:“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可见厥证必然有手足逆冷的症状。又《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寒则厥,厥则腹满死”;金匮真言论:“使人煎厥”, “使人薄厥”;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这里的厥分别当作气逆,四肢厥冷,昏迷,不省人事解。厥的病理机制,《伤寒论》337条说:“凡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陈平伯解释为“盖阳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阴阳之气相贯,如环无端。若寒厥则阳不与阴相顺接,热厥则  相似文献   

17.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第24条的论述颇多不一,为了正确解读《伤寒论》第24条,探究仲景本意,作者以内经为据,运用文献学、训诂学、逻辑学等方法对伤寒论第24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原条文病机为太阳感邪,少阴厥逆,先刺风池风府是为了治标,再服桂枝汤是为了治厥逆之本,其因机证治实乃源自于《素问·评热病论》中"风厥"一病。  相似文献   

18.
对《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后世医家各有诠释,但并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临证所得,试作探析. 1 前贤观点存疑 《伤寒论》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对此证的认识在"脉沉紧”之前后文关系及主治证上后世医家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仅适用于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不包括"身为振摇”,认为"身体振摇”是真武汤证.如丹波元坚、柯琴、张路玉等.其二,认为"身体振摇”与"心下逆满,头眩”等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如尤在泾、成无己、喻嘉言.  相似文献   

19.
蓄水与蓄血乃是《伤寒论》太阳病篇二种证型,古代学者据《内经》足太阳经与膀胱相连之理,以及《伤寒论》原文中“热结膀胱”之词,将蓄水蓄血二证释其为“太阳府证”如金·成无己蓄血证条文注曰:“太阳经也,膀胱府也,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  相似文献   

20.
脾约证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篇,凡两出。第179条云:“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第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两条互为补充,前者言脾约证的来路和成因,后者谈脾约证的主证和治疗。另外,《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亦有脾约证治一条,乃是《伤寒论》247条重出之文。 对脾约证的认识,历来注家见仁见智,各张其说。举其有代表性者,约有以下几种: 其一,认为是胃强脾弱,代表医家如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 其二,认为是脾阴虚,代表医家如程郊倩。其《伤寒论后条辨》注云:“脾约者,脾阴外渗,无液以滋,脾家先自干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