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大鼠SCs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诱导分化效应,为神经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种子细胞提供参考。方法取新生1~2 d 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Cs,并行S-100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成年雄性SD大鼠腹股沟和腹膜后脂肪组织,差速贴壁法纯化获得ADSCs并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型CD29、CD34、CD45、CD73、CD90和CD105。取原代SCs和第3代ADSCs按2∶1比例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共培养(实验组),以单纯培养ADSCs作为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培养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神经元核蛋白(neuronal nuclei protein,Neu N)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表达情况,并计算阳性细胞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ADSCs并能连续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其高表达CD29、CD90、CD73和CD105,低表达CD34和CD4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实验组共培养后原本呈梭形的ADSCs以胞核为中心收缩,胞体折光性增强,胞体伸出多个长而粗的突起;对照组ADSCs形态无显著变化。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染色示,共培养后14 d实验组均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MAP2、Neu N、GFAP,且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SCs与ADSCs非接触共培养,两者不仅能够共生,且SCs能显著促进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完全腹膜外输尿管造口新技术,评价其治疗一例T4期高级别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 方法以1例75岁男性高级别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4N0M0)为例,介绍一种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中,完全腹膜外输尿管造口技术的4个关键步骤,包括游离输尿管(将左侧输尿管游离足够长度)、汇集两根输尿管(腹腔镜下将左侧输尿管经直肠后方拉至右侧)、建立腹膜外通道(游离扩大右侧腹膜外间隙,将两根输尿管从此通道拉出)、腹膜重建。 结果手术共耗时(从消毒铺单开始计时到输尿管造口结束)248 min,出血量100 ml,造口处可见清晰尿液流出,患者术后住院时间8 d。 结论本例输尿管造口术是一种完全腹腔镜下经皮输尿管造口技术的尝试,相较于传统输尿管造口术而言,该术式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对于需要永久性尿流改道,但心肺功能差,手术风险高或没有机会做肠道尿流改道的患者,该术式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手术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大手术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手术重症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重症患者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P<0.001);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P<0.001);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无论在手术前后均低于生存组(均P<0.05);术后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96.7%,术前为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幅度与术前白蛋白水平正相关(P=0.001)。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广泛存在于重症患者中;大手术可致血清白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血管外渗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估计重症患者病情预后的指标;加强对大手术重症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在手创伤缺损治疗上,游离超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手创伤缺损患者41例,对其应用游离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对治疗成效予以评价。结果 41例患者治疗后的SW和DASH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流速(VRBC)、血液灌流量(PU)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液流态积分(BFPI)、白微栓(WM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1例游离超薄穿支皮瓣移植全部存活,3例(7.32%)无效,15例(36.59%)有效,23例(56.09%)显效,总有效率为92.68%。结论在手创伤缺损治疗上,游离超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微循环状况、手部运动功能以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设计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一科采用椎板切除治疗的4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40~76岁。术前均采用Mimics软件对胸椎CT扫描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胸椎椎板和骨化黄韧带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上观察骨化灶的立体结构以及与椎弓根、关节突、椎板的位置关系,计算数字模拟骨化灶体积;按照“分区椎板切除”的方式在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上进行骨化黄韧带的模拟切除;按照术前模拟切除步骤,实施手术操作。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根据术前和术后JOA评分计算JOA改良率,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三维重建模型44个,重建骨化灶103个,骨化灶体积为(1 831±443)mm3。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80(96.7±19.6)min;术中出血量230~1 350(432±83.5)mL。患者术后无脊髓神经损害症状加重者,术后神经症状均逐步好转。4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6(25±10.3)个月。随访期间无迟发性感染、神经症状加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JOA评分(8.8±1.8)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6, P<0.01);JOA评分改善率为64.2%±21.7%,疗效评价优13例、良21例、可10例,优良率77.3%(34/44)。结论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评估,能够立体、全面了解骨化黄韧带的形态,通过模拟手术,设计手术切除范围,可以提高手术精准度、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前影像学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危重病科2003年6月-2007年9月应用CBP治疗的19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变。治疗前后记录Boston心力衰竭积分、APACHE Ⅱ评分。结果 14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73.7%:CBP治疗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很快下降,内环境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氧合功能逐渐改善,Boston心力衰竭积分和APACHE Ⅱ评分明显降低;治疗过程生命征稳定,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结论 CBP能平稳地清除水分和溶质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万拉法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7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莫沙比利、奥美拉唑以及万拉法新,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莫沙比利及奥美拉唑,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 在使用莫沙比利、奥美拉唑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的万拉法新,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达到快速而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综合ICU病房6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31例常规应用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联合抗感染等治疗,后者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CV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APAcHE Ⅱ评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水平和ICU病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RR、HR、MAP、APACHE Ⅱ评分、BUN、Cr、PaO2/FiO2、血乳酸水平和ICU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脓毒性休克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组织缺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