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特征。方法对79例SAE患者进行了CT影像学分型(GOTO方法),根据分型进行分组比较各型之间血清脂质指标浓度分布。结果 79例SAE患者中,GOTOⅠ型患者31例,Ⅱ和Ⅲ型患者48例。Ⅱ和Ⅲ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Ⅰ型组,而前者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0.01)。结论 GOTO分类Ⅱ和Ⅲ型患者常常合并有血清脂类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临床诊断较难,必须借助B超等影象学检查。现将B超等影象检查分析报告如下。本组9例中男1例,女8例。年龄6个月~6岁半。临床有三联症(腹痛、腹块、黄疸)2例,腹痛加腹块3例,腹块加黄疸2例,只有腹块或黄疸各1例。共腹块8例,黄疸5例,腹痛5例。1例囊肿破裂,大量腹水,未触及腹块。本组B超检查均呈圆或椭圆形胆总管扩张。讨论:本病儿童多见,男女之比1:3  相似文献   
3.
两位小学生为某件事发生争执,情急之下,其中一位同学用书本猛然摔打另一同学头部,对方突然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未来得及送至医院即气绝身亡。家长、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理解:该同学素来健壮,生前也未发现异常情况,小小年纪怎么会猝死呢?  相似文献   
4.
某舰在热带海区期间,出现26名船员食用海石蚌中毒。经及时治疗,全部治愈。为防止这种贝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中毒患者26例均为青壮年男性,  相似文献   
5.
女,6月。咳嗽7天,发热,呕吐1天,抽搐半天入院。T37.5℃,P240次/分,R70次/分。消瘦,咽充血,唇稍绀。两肺呼吸音粗。胸骨左缘2~3肋间闻连续杂音,触及收缩期震颤。心律不整,心音强弱不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7-乙基-10-羟基喜树碱(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SN-38)浓度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C-MS/MS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Plus C18反相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SN-38(m/z 393.1→349.1)的浓度。结果:空白透析液无干扰;SN-38在0.1015~1015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定量下限为0.1015 ng/ml;回收率为97.54%~100.60%;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脑微透析液中SN-38的浓度呈明显药动学过程,给药220 min后达到顶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分析大鼠脑微透析液中SN-38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微循环血管网络分析技术,我们设计一套用于反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在眼底的病理变化的特征参数,并设计了一套可用于高血压眼底无损诊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一种多媒体病历结构,可以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及操作信息,并以病人的多媒体病因为对象,组织系统的功能结构。临床应用表明,该系统选择的定量参数恰当地描述了高血压眼底的特征现象,可用于高血压的临床无损诊断与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8.
1996年第18号强台风袭击北部湾琼州海峡,致停靠于海口港附近待修的某船脱锚沉没。船上31名船员与狂风巨浪搏斗了18h后被营救上岸,经医院积极抢救康复出院。现就这次海上自救与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微透析探针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回收率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程度。方法:通过改变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测量时灌注液温度与待测物质标准液的温度,调节微透析探针的工作环境温度。这分为三种状态,即室温条件:灌注液及标准液温度均调节为室温(24℃);常规条件:灌注液温度调节为室温,标准液温度调节为体温(37.5℃);体温条件:灌注液及标准液温度均调节为体温。用相同的自制4 mm膜长微透析探针分别在三种状态下进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混合溶液进行微透析实验,灌注液流速为2μl/min。透析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法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微透析探针对三种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回收率。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探针对NE的回收率为18.3%,DA的回收率为19.6%,5-HT的回收率为16.9%;在常规条件下,探针对NE、DA、5-HT的回收率分别为29.6%、30.7%、24.3%;在体温组条件下,探针对NE、DA、5-HT的回收率变为49.2%、47.5%、37.2%。方差分析表明,在各温度条件下,探针对三种物质的回收率的总体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灌注液温度及其流量和标准液温度决定的微透析探针工作环境温度,显著影响探针对物质的回收率,且对不同物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提示在进行微透析实验时,为减少温度对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影响,要对灌注液、标准液采取适当恒温措施,使微透析探针透析膜工作在恒温环境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临床给药途径,而小肠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评价药物小肠吸收能力对于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药物主要是在小肠壁内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回流到心脏充分混合后随动脉血液分布到全身,因此小肠肠系膜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