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夫妻传播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庄柯  桂希恩  王兮  张永喜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59-1360
目的 了解夫妻间HIV传播情况。方法 对某艾滋病高发农村有偿供浆员及其配偶作询问调查并采静脉血作HIV检测 ,对其中一方为供浆员且HIV阳性 ,配偶为非供浆员的 5 4对夫妻作分析研究。结果  5 4对夫妻中 6对发生HIV传播 ,传播率为 11 1% (6 / 5 4 )。HIV由丈夫传给妻子占 8 3% (2 / 2 4 ) ,妻子传给丈夫占 13 3% (4/ 30 ) ,无明显差异 ,P >0 0 5。艾滋病 (AIDS)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ARC)病人HIV传播率 (2 3 8% )显著高于HIV携带者(3 0 % ) ,P <0 0 5。结论 在艾滋病高发地区 ,夫妻间HIV传播是造成AIDS进一步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HIV婚内性传播率比较有多个性伴侣者低 ,提示家庭内一般接触造成HIV传播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中国恒河猴SHIVKU-1艾滋病模型,观察感染SHIVKU-1的中国恒河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理改变特点。方法用SHIVKU-1感染2只中国恒河猴(编号WSH01和WSH02),分别于感染后第72周和第70周出现严重艾滋病症状时执行安乐死。取脑组织的不同部位行常规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 WSH01恒河猴感染晚期出现站立困难、行动迟缓、左半身控制能力丧失等明显的神经艾滋临床症状。WSH02恒河猴感染晚期全身耗竭,严重腹泻。HE染色检查WSH01恒河猴小脑、脑干、枕叶中可见多核巨细胞浸润和神经胶质小结形成;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回神经元细胞减少、排列无序。病理诊断为艾滋病脑炎。WSH02猴仅在脑组织中观察到部分小胶质细胞结节,未见其他明显的神经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到在实验猴脑组织有两种主要的损伤形式,分别为典型的血管周病变和弥散性病变;大量活化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浸润和激活,多核巨细胞形成(CD68,CD163,Iba-1);损伤部位SHIVKU-1病毒蛋白P28强阳性(SIV p28);WSH01恒河猴海马回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且排列无序(MAP2)。结论中国恒河猴SHIVKU-1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组织各部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以大量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浸润、激活,并伴有病毒显著增殖为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某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母婴传播情况,分析影响传播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现场询问调查和常规体检并采静脉血,检测血清抗-HIV及HIV的前病毒DNA或RNA,分析母亲及其子女配对的资料,回顾性分析HIV的母婴传播。结果107例HIV阳性母亲生育的136名子女中.50例HIV阳性.HIV的母婴传播率为36.8%(50/136)。38例经血感染HIV阳性育龄妇女的外周血基因组核酸扩增HIV前病毒DNA gag区。鉴定均为HIV B’亚型。两埘HIV阳性的母婴的外周血核酸扩增HIV gag区P17的片段,Mega软件分析其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5.0%、94.9%。基因树显示子女的病毒与其母亲同属一支。艾滋病状态母亲组HIV母婴传播率为67.4%(31/46)显著高于HIV携带状态母亲组的21.1%(19/90),P〈0.05。奈韦拉平(NVP)阻断的7例儿童.6例末被HIV感染,1例感染HIV。结论被调查地区HIV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未采取干预措施是造成传播的主要原因。NVP阻断母婴传播较易被接受并可能减少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4.
γδT细胞是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Vδ1T和Vδ2T细胞亚群。γδT细胞在控制HIV-1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IV-1感染会增加Vδ1T细胞数量而减少Vδ2T细胞数量,这种改变会破坏机体γδT各亚型之间的比例平衡,导致Vδ2/Vδ1倒置。该综述阐述了γδT细胞免疫调控的特点以及HIV-1感染对Vδ2T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人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每天大约有1600名婴儿因母婴传播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如不采取干预措施,传播的危险率达15%~35%。母婴传播率与母亲感染HIV的疾病进程、发作持续时间、是否合并性传播疾病(SID)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产程中破膜距分娩的时间、分娩方式、早产和低体重儿,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加强对高危人群中孕产妇的监测、提供咨询和帮助,对HIV感染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避免母乳喂养及行剖宫产等措施可减少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57例抗HIV初筛阳性确认实验带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HIV感染初筛实验的准确率及确认抗HIV初筛试验阳性血清的感染和感染型别。方法 调查我国艾滋病高发农村,对部分初筛阳性和可疑的血清进行确认实验。结果 57例初筛为抗HIV阳性和可疑血清进行确认实验,56份为HIV—l阳性,其中1份样本出现HIV—2型反应条带;1份阴性。确认阳性标本的反应条带中,抗外膜蛋白(env)抗体阳性率最高,gpl60为100%,gpl20为94.6%,gp41为91.1%;多聚酶抗原(pol)p66为82.1%;核心抗原(gag)P24为53.6%。提示无症状携带组确认反应条带的pol和ga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艾滋病组(P<0.01)。儿童组gag阳性率显著低于成人组(P<0.05)。结论 HIV感染初筛实验的准确率较高,但确定感染需靠确认实验。外膜蛋白、p66和p24抗原是HIV感染的重要抗原,对确认HIV的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2/3的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其中异性间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影响性传播的因素有:宿主因素、病毒因素及环境因素。加强对高危人群监测并提供咨询服务,对HIV感染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和性传播疾病治疗,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外用杀微生物剂等措施可减少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   
8.
艾滋患者群中HCV、HBV及HGV的感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HGV在HIV阳性人群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HIV流行地区庚型肝炎(HGV)在HIV阳性人群的感染率,并探讨其对HIV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对某HIV流行地区人们作病史询问及血清实验室检测。结果:328名HIV-Ab阳性人群检测出210名(64%)合并感染HGV者;合并HGV的HIV感染人群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死亡者所占比率较低(10.5%)。结论;合并感染瘐型肝炎似乎能延缓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人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每天大约有1600名婴儿因母婴传播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如不采取干预措施,传播的危险率达15%-35%,母婴传播率与母亲感染HIV的疾病进程,发作持续时间、,是否合并传播疾病(STD)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产程中破膜距分娩的时间、分娩方式、早产和低体重儿,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加强对高危人群中孕产妇的监测、提供咨询和帮助,对HIV感染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避免母乳喂养及行剖宫产等措施可减少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