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的设置及设施现况。[方法]对山东省18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建设现况进行普查,并对医鉴办主任进行关键人物访谈。[结果]18家医鉴办均于2002年组建并开展医鉴工作;10家医鉴办是科级及以上级别的事业单位;13家医鉴办的办公场所由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平均办公面积93.94m2;办公设备配备不均。[结论]医鉴办的及时组建保障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顺利移交,但在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方面配置不足,亟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发展中国家高居第二位,而在发达国家更是高居榜首,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已经极大改善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使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儿童白血病、霍奇金病和睾丸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突破,已达治愈水平。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肿瘤预防的开展,乳癌及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也急剧下降。但是大量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已发生远处转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这成为肿瘤诊断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61例晚期胃癌病人,以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MUIS、MCMQ各维度得分情况,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61例晚期胃癌病人MUIS得分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治疗后不明确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晚期胃癌病人治疗前MCMQ得分中“回避”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面对”“屈服”维度;治疗后“面对”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回避”“屈服”维度。治疗后“屈服”“回避”维度得分低于治疗前,“面对”维度得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回避”维度得分均与不明确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呈正相关,“面对”维度得分与不明确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晚期胃癌病人明确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最高,且治疗前主要应对方式为“回避”。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可相互影响,屈服、回避可导致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而面对疾病是晚期胃癌病人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或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mPFS长于对照组(94 d比67 d,P=0.020),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68.6%比38.7%,P=0.01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2.9%(8/35),对照组为16.1%(5/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和CYERA21-1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35),对照组为19.4%(6/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ERA21-1水平。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了962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案例数据,发现综合性医院、二级医院、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上报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所占比例较高,外科、骨科、妇产科、内科是其高发科室,案均赔偿金额为5万~6万元.建议加强案例高发医疗枳构和专业科室的管理工作,重视和遏制协商解决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争议案例中赔偿金额不断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培养基及血清的培养体系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按照不同血清与培养基分为8组:GT-T551培养基+患者自体血清组、GT-T551培养基+健康人血清组、GT-T551培养基+FBS组、GT-T551培养基组、RPMI 1640培养基+患者自体血清组、RPMI 1640培养基+健康人血清组、RPMI 1640培养基+FBS组及RPMI 1640培养基组。采用CFSE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颗粒酶B、IFN-γ、穿孔素的分泌情况及以白血病NB4、K562细胞为靶细胞时CD3+CD56+ T细胞、CD3+CD4+ T细胞及CD3+CD8+ T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结果:GT-T551培养基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CIK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GT-T551培养基或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CD4+T细胞颗粒酶B的分泌水平均显著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22.85±3.50)% vs (13.28±1.75)%,(22.57±3.45)% vs (15.37±4.08)%,均 P <0.01\],而且GT-T551+患者自体血清组CD8+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显著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 P <0.05)。以白血病细胞系NB4和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时,检测CD3+CD56+NKT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GT-T551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7.10±1.94)% vs (2.73±0.79)%,(8.00±1.82)% vs (3.03±0.78)%, P <0.01\],同时优于RPMI1640+患者自体血清组\[(4.45±1.96)%、(3.30±1.47)%, P <0.01\]。结论:GT-T551培养基加患者自体血清的培养体系更有利于CIK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及发挥杀伤功能,可推荐作为CIK细胞最佳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上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山东省2005年~2008年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有关信息上报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建议更新顶层政策设计理念、完善部门规章制度,确保此项工作初衷之实现.  相似文献   
8.
英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艳敏  刘岩  林静  崔晓  岳冬丽 《卫生软科学》2010,24(1):93-94,F0003
主要从实施背景、报告机构、路径、职责、定义、分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英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基本情况、实施后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建立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建设现况。[方法]预设问卷调查山东省18家医鉴办专家库建设现况,对医鉴办主任进行关键人物访谈。[结果]18家医鉴办均于2002年建立了专家库,库均鉴定专家598人;正、副高级专家人数之比约为1:1.5;94.44%的医鉴办认为鉴定专家数量和职级层次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医鉴工作需要;55.56%的医鉴办对入库专家全部进行业务培训,但坚持每年培训的医鉴办仅占38.89%;医鉴办主任对鉴定专家专业划分、培训与专家库更新频度有积极建议。[结论]山东省、市两级医学会医鉴专家库建设绩效显著,但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提高鉴定专家的职称层次,明确专家库更新和专家培训频度,吸收卫生管理专家进入专家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简称医鉴办)工作人员自感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等情况。[方法]预设调查问卷对山东省18家医鉴办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结果]98.14%的工作人员认为医鉴办工作负荷已满或超负荷,94.44%的医鉴工作人员自感有工作或心理压力,不同群体规模中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22%的员工对工作付出与回报的满意度感觉不满。[结论]医鉴工作人员自感身心压力巨大,员工团队稳定性存在潜在风险,需引起医鉴办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