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翀 《器官移植》2013,4(5):307-310
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核糖核酸(RNA),大小约19~23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产物(PrimiRNA)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产生,随后组装入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中,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采用参苓白术汤合点刺四缝穴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治疗的厌食症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汤合点刺四缝穴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及体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厌食症患儿采用参苓白术汤合点刺四缝穴方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合并发作性脑部症状的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1X)的临床特征,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出现发作性脑部症状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分析3例经基因确诊为CMT1X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中国类似的5例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计8例CMT1X患者起病年龄在9~23岁,均伴有发作性脑部症状,同时合并有周围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症状体征或电生理表现,发作期6例患者头颅MRI提示双侧对称性脑白质病变。8例患者均存在缝隙连接蛋白β1(GJB1)基因突变。结论合并发作性脑部症状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需考虑CMT1X可能,出现发作性脑部症状的原因可能与缝隙连接通道关闭导致水弥散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植入支架治疗肝门胆管癌伴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肝门胆管癌伴恶性梗阻患者36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植入支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与肝功能变化情况。所有患者每月随访1次至术后1年,记录患者的存活率与支架通畅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0%(36/36)。术后发生出血1例(2.7%),胆道感染4例(11.1%),腹泻5例(13.9%),呕吐6例(16.7%),疼痛10例(27.8%),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1周,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与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7%(33/36)、69.4%(25/36)、38.9%(14/36);存活率分别为97.2%(35/36)、80.6%(29/36)、66.7%(24/36)。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植入支架治疗肝门胆管癌伴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with CTLA4Ig and CD40LIg gene modification in rejection rea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Methods The modified Kamada's two-cuff technique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Lewis-BN rat model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and a total of 75 rats were randomly d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腺病毒(Ad)5-CTLA4-Ig转染MSC。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MSC中CTLA4-Ig的蛋白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未转染和转染后的MS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40只);以雄性Brown Norway(BN)大鼠为受体(40只)。采用改良的Kamada两袖套法进行原位肝移植,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40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A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MSC治疗组(B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MSC;转基因MSC治疗组(C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转基因MSC;免疫抑制剂治疗组(D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术后即给予环孢素(CsA)1.5 mg/(kg·d)肌内注射,连续8 d。每组大鼠取5只观察生存情况。每组其余5只于术后第9日处死,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干扰素(IFN)-γ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排斥反应程度。结果重组Ad5-CTLA4-Ig转染MSC 72 h后,蛋白质印迹法可检测到转染后的MSC中有CTLA4-Ig的蛋白表达。当未转染的MSC∶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为1∶10、1∶20时,MSC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为85.60%、76.69%。重组Ad5-CTLA4-Ig转染MSC 72 h后,在相同的数量比下,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为90.50%、84.20%;与未转染的MSC比较,转染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P0.05)。A、B、C、D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13±3),(41±6),(90±15),(102±18)d。A、B、C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IL-4水平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C组的IL-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和D组的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C组的IL-2、IFN-γ水平亦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和D组的IL-2、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A组移植肝发生重度排斥反应,B组移植肝亦发生排斥反应,但与A组比较程度较轻。C组与D组移植肝有轻度排斥反应。结论重组Ad-CTLA4-Ig转染MSC可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其效果优于MSC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性酸中毒和中风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类型之一,是主要由线粒体DNA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引起的母系遗传性疾病[1]。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GDM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效果分为观察(较理想)组和对照(不理想)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时间、妊娠并发症,以及国产期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25.7%)、妊娠高血压(7.1%)、胎膜早破(4.3%)、羊水过多(2.9%)、产后出血(2.9%)、早产儿(4.3%)、新生儿窒息(5.7%)及巨大儿(4.3%)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7.1%)及新生儿低血糖(4.3%)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围产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改善其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无症状/轻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的病因及肌肉病理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无症状/轻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患者行肌肉病理检测,部分病例进一步行酶学和基因检测。结果纳入的20例患者中,病理异常17例(85.0%),提示诊断11例(55.0%):dysferlin相关肌病6例,dystrophin相关肌病4例,Pompe病1例;另3例分别确诊为calpain相关肌病、炎性肌病及药物相关肌病。共14例(70.0%)获得确诊。肌酸激酶2 000 U·L-1、2 000~10 000 U·L-1和10 000 U·L-1患者中分别确诊2/4例(50.0%)、9/13例(69.2%)和3/3例(100.0%)。结论肌肉活检对无症状/轻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患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肌酸激酶水平与确诊率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