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CT)与顺铂(Cisplatin,CDDP)联合行不同化疗途径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宁波市第一医院于2010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对确诊为CC的90例患者实施化疗,其中45例接受DCT联合CDDP静脉化疗,为对照组,另外45例采用DCT联合CDDP动脉灌注化疗(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AIC),作为观察组。评价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随访化疗后宫旁缓解、化疗后手术、中心复发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80.0%(36/4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宫旁缓解率、化疗后手术率、中心复发率分别为82.2%(37/45)、75.6%(34/45)和4.4%(2/45),对照组为66.7%(30/45)、73.3%(33/45)和4.4%(2/45),观察组化疗后宫旁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组一年内化疗后手术率及中心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DCT联合CDDP的动脉灌注化疗治疗CC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是CC较为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38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8例均可评价疗效,患者有效率(CR+PR)为39.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7%;中位TTP为5个月,中位OS为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黏膜炎、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反应轻,可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局部晚期鼻咽癌舌脉变化与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舌脉异常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相关性,放疗配以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是仍有较大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通过研究舌脉的变化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预后因素。[方法]将68例进入同步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舌脉正常组A组和舌脉异常组B组,采用常规放疗技术,放疗第一天开始同步PF方案化疗二周期,放疗后二周开始辅助化疗二周期,隔28天一周期。[结果]A组、B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1.3%、47.7%,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五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2%、60.5%,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舌脉是否异常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但可能对无远处转移率有影响。提示舌脉变化可作为鼻咽癌病人是否易发生远处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SGC-7901/DDP胃癌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逆转该细胞株对顺铂(DDP)的耐药性.方法:将前期筛选获得的MDR-1基因最佳干扰片段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慢病毒,感染SGC-7901/DDP耐药株,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干扰效果后进行DDP药物敏感度实验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效果较前期干扰质粒效果更明显,MDR-1mRNA表达抑制率为(51±3)%,且P糖蛋白表达下调至(47±8)%,干扰后的SGC-7901/DDP细胞IC50值下降至1.1 μg/mL,并且细胞株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i可有效抑制SGC-7901/DDP胃癌耐药细胞株的MDR-1基因表达,实现其DDP耐药性逆转.  相似文献   
6.
奈达铂或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2例,信封法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放疗方法采用常规外照射联合后装治疗,有中下段阴道侵犯患者单独阴道加量。奈达铂组放疗的第一天起予以奈达铂每周40mg/m2,顺铂组放疗第一天起予以顺铂每周40mg/m2。[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100%,奈达铂组完全缓解率为70.9%,顺铂组为61.3%(P〉0.05)。60岁以上患者中,奈达铂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顺铂组(70.6%vs33.3%,P=0.035)。两组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奈达铂组的胃肠道反应(χ2=9.300,P=0.002),肾功能损伤(χ2=4.769,P=0.029)明显低于顺铂组,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顺铂组(χ2=7.839,P=0.005),但主要为Ⅰ/Ⅱ级。[结论]奈达铂或顺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相似,但奈达铂的耐受性优于顺铂。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部分早中期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转而行放射治疗,在常规放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亦出现了不能耐受放疗反应,MRI作为一种显示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病变程度的影像设备,可应用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本研究通过MRI确定MRI(TNM分期),对早中期的前列腺癌进行改良放射治疗,以探讨其在早中期前列腺癌放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63例通过MRI确定分期为T1-2N0M0期,拒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方法)放疗组和改良放疗组,各予传统盆腔大野或改良盆腔野放疗4000—4500cGY,再各予前列腺精囊五野适形放疗2500—3000cGY。结果:中位生存时间传统放疗组和改良放疗组分别为82个月和76.3个月(P=0.673),5年生存率83.97%和79.64%;中位无PSA复发生存时间传统放疗组59个月,改良放疗组60个月(P=0.859),5年无PSA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2.37%和49.01%。而急慢性消化道反应及急慢性泌尿生殖道反应传统放疗组显著多于改良放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MRI确定分期为T1-2N0M0期以前的早中期前列腺患者传统放疗组与改良放疗组在局控率及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近期及远期毒副反应方面,改良放疗组显著少于传统放疗组。  相似文献   
8.
MRI对侵犯宫体的宫颈癌放疗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在采用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痛患者中,随着期别的增加,发生宫体浸润概率也增加,放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宫腔内复发.本研究通过MRI检查筛选出宫体侵犯患者行宫腔加量放疗,探讨其在宫体侵犯的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0月,选取本科共56例无法手术的并经MRI检查发现宫腔内侵犯的局部晚期宫颈痛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A组(宫腔加量组)和B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每周顺铂40 mg/m2同步化疗.随访至2009年10月20日.结果:A组中位无复发及进展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25.7~36.3个月),B组为22.3个月(95%CI:11.9~32.7个月,P=0.040);截争随访时间,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5.7%和64.3%,B组分别为:100.0%、75.0%和6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Ⅰ/Ⅱ级胃肠道反应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X2=5.853,P=0.016),但在Ⅲ/Ⅳ级胃肠道反应(X2=0.22,P=0.639)及生殖泌尿道反应(X2=0.000,P=1.000)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通过MRI确定宫体侵犯行寓腔加量放疗疗效尚可,且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估同一RapidPlan计划自动优化模块在选用不同放疗设备时产生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采用 30例宫颈癌患者以加速器A为治疗设备,对其计划进行再次优化,并建立一RapidPlan计划优化模型。用另外 1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测试样本,分别在以加速器A、加速器B、加速器C、加速器D建模治疗计划系统上行RapidPlan模块自动计划设计,分析评估模块产生的各治疗计划间剂量学差异并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 B、C、D组与A组的PTV50和PTV45剂量指标 Dmean、HI、CI及直肠和膀胱 V50、V40、V30均不同,尤其是与D组比较,P值均<0.05。 结论 基于解剖特性和先验知识的RapidPlan自动计划优化模块,在采用不同放疗设备进行剂量优化时会带来剂量学上的一些差异,在临床使用中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改良型活动方式预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的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肿瘤患者改良型活动方式与PICC相关性血栓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置管侧上肢运动组相比,改良型活动方式组肿瘤患者的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OR=0.22,95%置信区间0.13~0.38,P<0.01),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加(MD=1.03,95%置信区间0.64~1.42,P<0.01)。结论置管侧肢体进行改良型活动能够有效加快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腋静脉血流速度,减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