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血液检测方法和检测程序必须经过确认后投人使用.确认计划应包括人员、设备、试剂、检测条件、检测结果判读和检验结论判定,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要求."、"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包括在"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中[1].因此确认工作是检测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试剂的状态直接影响到血液检测质量的准确性,试剂的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符合性是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介入治疗的疗效,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介入治疗前后对照组给予标准量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大剂量氯吡格雷。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18%,显著优于对照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为(25.1±3.0)%显著低于对照组(34.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7.2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使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奚珏  程明月  陆远 《中外医疗》2014,(35):153-154
目的分析、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23例显效,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1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52.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好很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联合用药方法,疗效非常明显,值得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减少其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20例肺栓塞患者中11例有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病史,7例放射性核素显像有肺叶灌注缺损,11例X线或CT影像见肺内渗出性阴影,6例超声心动图均示右心室扩张。存活的19例患者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易诱发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显像及X线或CT检查可协助诊断,早期积极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和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吡格列酮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15 mg/d)降糖治疗,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结果 治疗后吡格列酮组患者血清SOD、GSH-Px活性[(54±18)U/ml和(82±18)U/ml]较治疗前[(39±16)U/ml和(71±22)U/ml]显著升高,MDA水平[(2.6±1.7)nmol/ml]较治疗前[(3.8±2.3)nmol/m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吡格列酮组上述3种指标与对照组[(42±18)U/ml、(73±19)U/ml和(3.5±1.8)nmol/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吡格列酮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而且吡格列酮的这种作用不依赖于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改变。方法收集健康者、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各60例,测定血MDA、SOD、GSH—PX、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DM组和DN组MDA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DN组MDA、SOD较DM组下降更明显(P〈0.叭)。DN组GSH—Px水平较DM组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糖尿病肾病患者更明显,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