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HOXA-11基因与女性生殖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41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不孕组)及28例正常未孕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0xA-11基因mRNA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组织学区分子宫内膜标本期别。结果不孕组中晚分泌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HOXA-11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HOXA-11基因在增生期及分泌期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不孕组,P均〈0.05。对照组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间质细胞,P<0.05;ER、PR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泌期,P<0.05。ER、PR在不孕组增生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分泌期不孕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HOXA-11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且与子宫内膜“着床窗”期-致,其在子宫内膜表达异常可能是女性不孕原因之-;HOXA-11基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通过ER、PR调节。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患者,63岁,因卵巢透明细胞癌ⅠC期化疗后6月,不明原因发热2次,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3月,于2016年10月6日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诊治。患者于2015年10月9日因发现盆腔包块于本院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表面见直径1~3 cm不等肌瘤样突起,右侧卵巢见大小约8~9 cm囊实性肿瘤,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表面见0.5 mm破口,左侧附件萎缩,盆腔少量积液30 ml。留取腹水20 ml送检找肿瘤细胞。先行右侧附件切除术,装入标本袋中自左下腹Trocar取出,冰冻病理结果示:(右侧卵巢)低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腹腔镜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及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腹腔镜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GnRH-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试孕12个月自然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足月产率等妊娠结局,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婚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试孕12个月累计妊娠率及足月产率高,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早产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89、9.98、6.76、6.41、6.76,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和婚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性、信仰一致性及性生活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6.45~7.66,均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腹腔镜者,可获得更高的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 RNA及HPV DNA检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联合筛查的两组女性:LCT+HRHPV DNA(HC2组,n=2 417);LCT+HR-HPV E6/E7 m RNA(E6/E7组,n=2 906)。细胞学ASCUS+或HPV阳性转诊阴道镜行宫颈活检。计算HPV m RNA E6/E7与HPV DNA在不同病理结果中的阳性率、病毒载量及在CIN2+中的一致率。结果 (1)在病理正常、CIN1、CIN2、CIN3和ICC中E6/E7 m RNA阳性率分别为61.36%、76.00%、92.11%、96.00%和100.00%,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正常病理结果中E6/E7组HPV的阳性率低于HC2组(χ2=7.764,P=0.005)。(2)E6/E7组病毒载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在不同病理结果中分别为629.72(339.31,2 122.94),1117.33(319.17,3 101.88),1 537.12(422.19,4 219.05),3 396.59(1 217.32,6 316.81),10 860.43(3 473.19,29 662.29),随着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IN2+患者中,E6/E7组和HC2组的一致率为82.64%,Kappa值=0.69。结论 HPV E6/E7阳性率与HC2一样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HPVE6/E7 m RNA与HPV DNA诊断CIN2+的一致性较好。HPV E6/E7载量可能反映病变程度,但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口服叶酸、年龄、胚胎孕周及流产次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组织82例,采用新一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胚胎绒毛染色体,分析口服叶酸、年龄、胚胎孕周、流产次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82例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中,46例(56.10%,46/82)异常,其中数目异常38例(82.61%,38/46),结构异常8例(17.39%,8/46),三体发生率89.47%(34/38)。82例胚胎绒毛染色体中,排除胚胎孕周等因素对年龄的影响,选择25~39岁孕妇的胚胎绒毛染色共74例,其中染色体异常率62.16%(46/74),35~39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率(43.48%,20/46)高于30~34岁(23.91%,11/46)、25~30岁(32.61%,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5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率与25~30岁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胚胎绒毛染色体中,排除年龄等因素对胚胎孕周的影响,胚胎停育孕周8~12周共78例,染色体异常率55.13%(43/78),胚胎停育孕周≤8周的染色体异常率(58.14%,25/43)高于8~12周(41.86%,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流产1~5次的染色体异常率与流产0次比较,口服叶酸与未口服叶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是引起稽留流产的重要因素,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年龄、胚胎孕周密切相关,与是否口服叶酸、流产次数(0~5次)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适应证与禁忌证。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可疑晚期上皮性卵巢癌58例行腹腔镜诊治,流程如下:(1)吸取腹水、多点活检明确诊断。(2)腹腔镜下评估分期。(3)临床决策——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新辅助化疗(NACT)或其他治疗。结果 58例患者均术中明确诊断及分期,其中1例诊断肝静脉淤血综合征、1例为腹腔结核,其余56例均术中确诊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其中26例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镜下手术12例、开腹手术14例)。其余30例经腹腔镜下评估不能完成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行NACT 3疗程后,行实体瘤疗效评估,26例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者,再行腹腔镜下评估,并完成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镜下手术20例,开腹手术6例);4例病情稳定或进展者改行其他治疗。5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个月,总生存期为31个月。结论 腹腔镜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临床分期、临床决策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供临床妇科肿瘤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58岁,自然绝经6年。因"下腹胀痛9天,发现盆腔包块1天"入院。患者9天前无诱因出现腹胀,其后出现下腹痛,伴腰部胀痛,左腰为甚,无恶心,无腹泻便秘,无畏寒发热,无阴道流血流液,偶感尿频。入院前1天就诊泌尿外科,尿常规提示尿潜血2+,泌尿系超声提示左肾轻度积水。腹部CT平扫提示左侧肾盂肾盏略宽,子宫形态不规则并密度不均。妇科超声提示子宫后方约10cm×8cm包块,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40~60岁女性睡眠状况和绝经状态的调查,探讨中年女性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40~60岁妇女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开展,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睡眠评估量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估睡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对象1 434例,平均年龄50岁,绝经后期女性居多(41.1%);831例(57.9%)女性自述有更年期症状,545例(38.0%)女性PSQI评分≥8分。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8.3%(181/473),显著低于绝经后期的47.5%(280/590)(P=0.003)。自述存在绝经症状女性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2.5%(436/831),显著高于没有绝经症状的女性[18.1%(109/603)](P=0.000)。经多因素分析,自觉更年期症状[OR=5.160,95%CI(3.901,6.827)]、生育3个以上孩子[OR=2.240,95%CI(1.286,3.902)]、围绝经期[OR=1.743,95%CI(1.085,2.800)]、绝经后期[OR=2.239,95%CI(1.284,3.904)]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自然绝经的女性则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OR=0.736,95%CI(0.560,0.968)]。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因此,在关注睡眠状态情况下,应同时关注绝经症状等,以期更好地进行临床干预,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