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在胸腰椎压缩骨折复位术的效果。方法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6例单纯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实验组26例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伤椎植入椎弓根螺钉C臂X线机下进行曲度矫正。比较两组腰背痛VAS评分和ODI评分,测量和计算脊柱曲度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对脊髓损伤分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叭或P〈0.05);术后即刻两组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及椎间隙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末次随访时实验组较常规组显著改善(P〈0.01或P〈0.05);实验组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常规组(JP〈O.05),且术后背痛、椎间盘退变加速、钉道松动、钉棒系统断裂及曲度不良等并发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P〈0.叭或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行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后手术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脊髓损伤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开放组,21例)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经皮组,21例)。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观察术前、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带支具离床时间均少于开放组(P<0.05),经皮组内固定破坏、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伤椎椎体恢复较开放组好。结论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较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把数字技术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选择更适配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提供新的方法。方法6例成人病变的髋关节和42-56号的髋臼假体和01-04号钛合金股骨柄(矩形,HA微孔)假体连续CT扫描,将CT扫描数据经Mimics软件处理,3D计算建立髋关节和假体的数字模型。将数据输入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术前选择的假体施行手术,术后6个月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价,并与同期6例行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6例骨盆三维模型数据测量结果分析:髋臼前倾角、外展角与身高、性别、侧别因素无显著性差异;股骨颈前倾角及颈干角与侧别、性别及身高因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数字技术可以指导选择更匹配的全髋关节假体,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效果,为临床术前选择全髋关节假体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累及前柱的髋臼骨折手术多采用前方髂腹股沟入路[1,2]。为改变髂腹股沟入路对髋臼前方暴露的局限性,2010-05-2012-03,我科采用改良髂腹股沟下入路或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髋臼前方、内侧壁或合并髋关节前方损伤的髋臼骨折47例,其中34例获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假体固定方式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OR值)分别为2.993、2.712和3.363。结论高龄女性患者是发生股骨周围假体骨折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是引发该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减少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周围假体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4例(A1 41例,A2 35例,A3 8例)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治疗84例,随访时间4个月~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2个月,优良率88.1%.并发症:髋内翻1例,1例肢体短缩2cm,1例延迟愈合,2例肺部感染等,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未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结论:DHS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强调严格手术适应症、规范的DHS手术操作技巧,包括准确骨折复位、良好的头钉位置、复位固定小粗隆骨折块、植入辅助螺钉和术后个性化的功能锻炼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肱骨外科颈骨折(fracture ofsurgical neck of humerus)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和伤肢纵轴叩击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上臂上段可见瘀斑等为主要表现,发生在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此处由松质骨向密质骨过渡且稍细,是解剖上的薄弱环节,骨折较为常见。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带有锁定螺纹孔的骨折固定板,每个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局部麻醉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腘窝囊肿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54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麻醉时间、镇痛效果、麻醉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麻醉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随访期间囊肿复发情况。结果局麻组麻醉时间缩短、VAS评分增高、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发生麻醉并发症,其中头痛及腰痛2例,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2例;局麻组无麻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局麻组7例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末次随访时,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对照组0级21例、Ⅰ级17例、Ⅱ级16例;局麻组0级33例、Ⅰ级11例、Ⅱ级10例。术后两组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腘窝囊肿安全、有效、创伤小,囊肿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利福平(RIF)与左氧氟沙星(LFX)、RIF与万古霉素(VAN)联合用药对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按CLSI2009标准,通过肉汤微稀释法确定RIF、LFX、VAN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棋盘法分析确定RIF+ LFX和VAN+ RIF对MRSA、MRCNS的协同、相加、无效和拮抗效果,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分析在整个培养观察时间内有关抗菌剂联合用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作用.结果 所有菌株在24h内培养中RIF+ LFX和VAN+ RIF显示协同效应.特别是VAN、LFX和RIF在亚最低抑菌浓度下,对抗绝大多数菌株产生显著叠加和协同效应.结论 RIF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对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常见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在肘管综合征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把年龄19~78岁的4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随即分为:单纯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组(对照组)18例和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组(治疗组)31例。术后就这两种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恢复优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环、小指爪形指畸形,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及感觉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治疗后优、良、可、差、有效及无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尺神经皮下前置术,临床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