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验室建设从以往单一学科设置、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逐步演变为按功能分类、按学科群布局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过程中,从构建“大中心”、创建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探索创新实践教育新模式、创建优秀实验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相关工作为今后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orexin-A对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大鼠的促醒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氯胺酮(75mg/kg)和咪达唑仑(5mg/kg)麻醉大鼠后,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rexin-A,以脑电δ波比例评价麻醉深度,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LRR)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时间,以共济失调期评价运动功能恢复.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高剂量orexin-A治疗组(4nmol)麻醉大鼠脑电δ波比例明显降低(P<0.01),LRR持续时间和共济失调期明显缩短(P<0.01);而低剂量orexin-A治疗组(1nmo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侧脑室注射orexin-A可使麻醉深度变浅,麻醉时间缩短,并可促进麻醉后运动功能恢复,从而发挥了对麻醉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CRP水平分为CRP正常组(CRP≤10mg/L)及CRP增高组(CRP>10mg/L),再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子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进行配对,共选择有效病例23对,血清CRP含量于发病48h内进行测定,并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modifiedEdin-burgh-Scandinavianscoringscale,MESSS)分别于入院当时、1周、1,3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CRP应用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系统以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且CRP正常组(6.99±1.90)mg/L及CRP增高组(14.79±4.68)mg/L与正常对照组(5.24±1.91)mg/L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t=2.541,P=0.019和t=7.734,P<0.001)。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正常组(17±8)及CRP增高组(18±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0.020,P=0.984),治疗1周及1个月后,CRP正常组分值分别为12±7、10±6,CRP增高组为14±7,12±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z=2.037,P=0.042及z=2.319,P=0.020),3个月后,CRP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8±5)较CRP增高组(11±7)下降程度更明显(z=2.681,  相似文献   
4.
张旭  王东  杨天德  叶建宁 《重庆医药》2009,38(15):1882-1884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orexinA对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大鼠的促醒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氯胺酮(75mg/kg)和咪达唑仑(5mg/kg)麻醉大鼠后,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rexin—A,以脑电δ波比例评价麻醉深度,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LRR)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时间,以共济失调期评价运动功能恢复。结果同对照组相比,高剂量orexin--A治疗组(4nm01)麻醉大鼠脑电8波比例明显降低(P〈O.01),LRR持续时间和共济失调期明显缩短(P〈0.01);而低剂量orexin-A治疗组(lnmo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orexin-A可使麻醉深度变浅,麻醉时间缩短,并可促进麻醉后运动功能恢复,从而发挥了对麻醉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杰  叶建宁  何绮雪 《重庆医学》2005,34(4):558-559
目的脑血管疾病累及语言中枢可致病后失语症的发生,患者的语言障碍被认为是导致卒中后抑郁(PSD)、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机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对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有利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应用个性化的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并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语言障碍程度评分(BDAE)、HAMD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精神状态(MMSE)和高级认知功能(p300)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个性化的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治疗PSD,还能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结论个性化的语言康复治疗用于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可明显改善脑血管病人的精神状态,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orexin-A对氯胺酮麻醉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基底前脑ChAT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orexin-A低剂量组、orexin-A高剂量组,各10只.以100mg/kg氯胺酮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模型.麻醉10min后,治疗组侧脑室注入orexin-A 1、4nmol/10μL.对照组注入等量人工脑脊液.以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麻醉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基底前脑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的表达变化.结果 (1)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Morris水迷宫成绩明显下降,orexin-A可提高水迷宫各观察指标成绩,以4nmol剂量效果显著(P<0.05,P<0.01).(2)氯胺酮麻醉后,基底前脑ChAT表达降低,4nmol orexin-A能部分逆转其变化(P<0.05).结论 一定剂量orexin-A可明显改善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此效应可能与其逆转麻醉后大鼠基底前脑ChAT的低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在大鼠慢性脑缺血损害中反应性变化及老化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分别在青年(3个月龄)与老年(24个月龄)大鼠慢性灌注不足模型中,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G2抗体标记的阳性OPC在灌注不足2周、1个月和3个月后形态数量及分布等改变。结果慢性灌注不足大鼠脑内存在NG2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OPC明显反应性增生,与非缺血青老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皮质、皮质下、海马、胼胝体及室下区等处均有分布,以皮质下接近白质区域以及海马齿状回最为显著,2周、1个月最为明显,但于灌注不足后青年大鼠脑内NG2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OPC染色强度和数量仍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慢性灌注不足过程中脑内OPC具有明显增殖活化,其反应性受月龄因素影响,并可能为慢性脑缺血损伤后的一种代偿适应或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8.
光遗传学实验技术是一种通过联合使用光学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实现对特定细胞功能进行精确干预的变革性研究手段,是近几十年来神经生物学领域最大的突破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且实验周期长,设备昂贵,除了仿真教学外不便于在本科生实验课堂上广泛开展。在本虚拟仿真实验中,通过仿真病毒包装过程,仿真动物选择、手术及病毒立体定位微注射过程,仿真光敏通道表达情况的观察过程,仿真光敏通道功能在体细胞外的验证过程,仿真光遗传抑制杏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影响动物恐惧行为的观察过程,学习光遗传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与应用,实验教学效果理想。本文对该虚拟实验的脚本制作内容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脑灌流不足(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CCH)老年大鼠脑组织Caspr2表达的变化。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CCH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与Western blot法,对大鼠CCH后2周及1、3个月脑组织Caspr2的表达变化进行组织定位与半定量分析。结果 脑内Caspr2主要表达于皮质下白质,特别是胼胝体等神经纤维束密集区域,皮质表达较弱;CCH后Caspr2表达数量及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且其定位模式在白质纤维结构中出现分布紊乱;CCH后2周及1、3个月时其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缺血缺氧导致Caspr2表达显著降低与定位改变,可能是白质结构损害及相关功能减退的重要环节和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深入研究一氧化氮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四血管闭塞复制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e-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治疗组及对照组海马CA1区一氧化氮浓度及CA1区锥体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6h海马CA1区一氧化氮浓度[(3.83&;#177;0.90)μmol/L]即开始升高[缺血前为(0.93&;#177;0.08)μmol/L],至3d达到高峰[(8.99&;#177;0.90)μmol/L];左旋硝基精氨酸甲脂(L-NAME)能降低各时相点的一氧化氮水平,氨基胍能降低再灌注后6—24h的一氧化氮水平;但两种NOS抑制剂均不能防止再灌注后3d发生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其中L-NAME加重了神经元的损害,而氨基胍可明显地减轻神经元损害,有神经保护作用。结论:前脑缺血海马CA1区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与缺血/再灌注后的一氧化氮水平增高有关,特别是选择性诱导性NOS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