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铜离子与骨痂形成的相关性,即铜离子的应用是否能促进骨痂的形成,加速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患者的治疗时间。方法选择单纯性骨折的病例总数为123例,将其分四组,其中有一对照组,其他组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外敷骨折处并红外线照射导入,每周复查X-RAY摄片,了解骨折处骨密度的变化及骨痂形成的速度及生长量,同时抽血检测血铜离子浓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使用硫酸铜溶液外敷骨折处并红外线照射导入可以加速患者骨痂形成;本研究组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局部外敷加红外线照射导入不会升高血铜,无不良反应,无中毒病例。结论铜离子能够促进骨痂形成,加速患者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级电纺法制备PLGArhBMP2@CSPac525复合微球,研究其抗菌与成骨活性.方法:分级电纺法制备双载药PLGA@CS复合微球,扫描电镜检测微观结构,紫外分光光度计和Elisa检测包封效率.抑菌环试验与碱性磷酸酶染色测试抗菌与成骨的活性.结果:复合微球呈理想的球包球结构,粒径均一约280~290μm,rhBMP与Pac525包封率均大于90%.在30 d时释放的Pac525仍可形成超过10 mm的抑菌圈,碱性磷酸酶染色证实第20、40、60天时释放的rhBMP2在诱导第7天时即有明显的成骨表现.结论:本研究为口腔种植前骨增量治疗提出了一种可靠而高效的生物多功能支架方案.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伟龙  陈忠  吴小红 《河北医学》2010,16(7):854-85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ANFH患者的12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80mL、血栓通0.15mg;术后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血栓通0.3mg及肝素钠4500 u,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随访半年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随访1-6个月(平均4.5个月)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MRI检查,并依据尿动力学结果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解栓术11例,膀胱扩大术5例,骶神经调节3例,间歇性清洁导尿4例,尿道周围胶原注射3例.全部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 22例获3个月至2年随访,其中16例膀胱、尿道功能明显改善,3例膀胱尿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3%.结论 对脊髓栓系综合征应行尿动力学与MRI及IVU和膀胱造影检查,并依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行术前术后评估,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解栓术,膀胱扩大,尿道周围胶原注射,间歇性导尿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ANFH患者的25髋先常规行X线平片、MRI、股动脉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 mg、尿激酶25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80 ml、血栓通0.15 mg;术后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血栓通0.3 mg及肝素钠4 500 u,连用5 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MRI、股动脉DSA,随访1年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12个月(平均10.0个月),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级电纺法制备PLGArhBMP2@CSPac525复合微球,研究其抗菌与成骨活性.方法:分级电纺法制备双载药PLGA@CS复合微球,扫描电镜检测微观结构,紫外分光光度计和Elisa检测包封效率.抑菌环试验与碱性磷酸酶染色测试抗菌与成骨的活性.结果:复合微球呈理想的球包球结构,粒径均一约280~290μm,rhBMP与Pac525包封率均大于90%.在30 d时释放的Pac525仍可形成超过10 mm的抑菌圈,碱性磷酸酶染色证实第20、40、60天时释放的rhBMP2在诱导第7天时即有明显的成骨表现.结论:本研究为口腔种植前骨增量治疗提出了一种可靠而高效的生物多功能支架方案.  相似文献   
7.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诉自觉左上后牙区肿痛6月余,腭侧黏膜轻度按压痛,1个月后疼痛放射至左侧眶外侧、鼻翼旁.于2018年1月3日至大连市口腔医院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经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会诊,诊断左上后牙区牙龈为牙源性癌,符合牙源性影细胞癌的表现.回当地诊所行静滴抗炎治疗1周后,2018年1月10日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求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诊断特点。方法分析200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例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的病例诊断特点,对可疑疾病进行详细检查。结果12例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为慢性、反复性疾病,均见于体力劳动者,症状表现为手背疼痛、麻木,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疼痛加重,前臂桡侧Tinel征阳性,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腕部疼痛或麻木的患者应考虑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期应用强的松所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我院收治的26例长期应用强的松所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长期应用强的松所致病理性骨折患者发病年龄17~82岁,平均(49.4±21.2)岁,女性多见,男性患者常合并长期吸烟饮酒史,平均应用强的松时间3~45个月,平均(12.2±5.8)个月,发病见于强的松平均每天用量大于7.5 mg的病例,骨折部位以椎骨最多见,患者多无规律预防用药史.结论:长期应用强的松所致病理性骨折在临床多见,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