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在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75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治疗组、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定期检测3组的R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Kt/V、肌酐清除率(Ccr)、血钾,并记录尿量、血压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3组患者RRF、尿量均显著下降,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RRF丢失延缓,尿量保持更好(P〈0.05),且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hsCRP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能更好地延缓腹膜透析患者RRF的丢失,并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泼尼松加刺五加注射液及其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经4周治疗,2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8%(P<0.01)。治疗后2组患者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血液黏度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患者中无一例出血倾向。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并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尿podocalyxin和Nephrin水平与肾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LN组),选取同期绍兴市人民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尿常规相关指标,不同肾损伤程度的LN患者尿podocalyxin、Nephrin与肌酸酐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尿podocalyxin、Nephrin与肌酸酐比值诊断LN患者肾损伤程度,并采用回归分析分析尿podocalyxin、Nephrin、肌酸酐比值与LN患者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LN组尿podocalyxin、Nephrin、尿蛋白、血肌酐、Cr、UPx/Cr、UN/Cr、UP/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体C3和C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LN患者UPx/Cr随着ISN/RPS评分增加而显著增加;LN患者UPx/Cr与UN/Cr和ISN/RPS、AI以及CI评分均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Px/Cr的AUC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x/Cr是LN患者肾损伤程度的预测因子。 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尿podocalyxin和Nephrin水平显著增高,UPx/Cr具有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肾损伤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可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同时又是尿毒症的可逆因素之一, 及时有效地控制心衰能使病情改善.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神经内分泌紊乱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共识;尤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SNS )和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SS)的异常激活起主导作用.β受体阻断剂对SNS 及RAS 系统有双重抑制作用[1],近年来它逐渐从心力衰竭的禁忌药转变为基础用药之一.亦有研究表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尿毒症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百令与单独应用百令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院D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百令胶囊5粒,每日3次,加用雷公藤多苷片1mg·kg-1·d-1,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给百令胶囊5粒,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在用药前、用药3个月时和6个月时分别测定尿白蛋白并比较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药联用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百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用药3个月和用药6个月时,治疗组尿白蛋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白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测得尿白蛋白下降幅度比较,治疗6个月较治疗3个月尿白蛋白下降更为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百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后肾脏内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及Pax2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祖细胞样肾小管细胞在ATN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钳夹SD大鼠左侧肾动脉60 min后再开放血流,建立缺血性ATN模型。给予细胞分裂增殖标记物BrdU负荷,分别于术后第1、3、5、7、14、21、28天收获肾脏标本,进行BrdU和肾源性标记物Pax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rdU和Pax2、间充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凋亡标记物活化caspase-3的双重染色,观察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变化。 结果 ATN组术后左肾出现明显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第3天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右肾(P < 0.01)。而右肾BrdU阳性细胞亦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 < 0.01)。双重染色显示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Pax2和波形蛋白,但未见同时表达活化的caspase-3。 结论 大鼠在经历缺血性ATN后,肾脏内祖细胞样小管细胞被动员。其修复可能是通过逆分化、增殖和再分化过程来完成的。而细胞因子可能在这过程中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晚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等,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DM患者的增多,DK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DKD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肾损害则难以逆转。但由于DK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DKD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主要通过饮食控制、降糖、控制血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应激等综合治疗,延缓DKD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疗效。方法:68例PNS患者随机分两组:(1)银杏达莫组34例,采用泼尼松+银杏达莫;(2)联合组(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34例,采用泼尼松+银杏达莫+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总胆固醇、尿FDP、血D-D、纤维蛋白原,复发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08%)高于银杏达莫组(82.35%),联合组复发率(6.45%)低于银杏达莫组(14.29%);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异常,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1或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能提高疗效,且对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 65例接受CAPD患者,根据其服用降压药物不同分为ARB(缬沙坦)组(A组)和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组(B组)两组,两组降压目标均为≤140mmHg/90mmHg,每间隔6个月定期至门诊随访,共随访24个月,即入选时(T0)、6个月(T6)、12个月(T12)、18个月(T18)、24个月(T24)。于随访各时点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肌酐、脑钠肽、尿量、超滤和肌酐清除率及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心胸比等,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观察T0、T12和T24时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压变异率并通过一系列计算获取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与基础值T0比较,降压治疗第18个月后两组LVMI均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T6、T12、T18和T24时点LVMI显著降低(P<0.05)。与各组基础值比较,治疗后心胸比值下降(P<0.05);A组T12、T18和T24时点心胸比和脑钠肽值较B组相应时点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T12和T24时间点24h收缩压变异、24h舒张压变异和动脉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5)。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A组(5.4%)显著低于B组(11.6%)。结论 ARB能促进其CAP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消退,降低血压变异和动脉硬化指数,可减少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