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阴茎根部腹侧阴茎阴囊整形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阴茎根部腹侧入路的阴茎阴囊整形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本病的包茎、阴茎皮肤缺乏、阴茎周围肉膜肌的异常附着、特别是阴茎阴囊交界处皮肤的蹼状改变等,采用不但可使阴茎阴囊蹼状改变得到整形,也利于阴茎的充分松解和固定,还可达到延长阴茎皮肤目的的楔形皮肤切口.同时还采用包皮口横切后外板纵形剪开,背侧楔形切除多余内板的的方法,不但解除了包茎,也避免了过多的内板使用.结果 近10年间用此术式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359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其中5~7岁224例(62.4%).术后获半年以上随访者265例(73.8%),其中阴茎显露良好,无退缩现象、无包茎、阴囊皮肤无臃肿现象、切口无瘢痕形成和排尿通畅者共247例(93.2%).术后早期出现阴囊血肿7例.远期并发症包括:腹侧切口瘢痕形成3例,后经瘢痕切除治愈.包皮口出现瘢痕环形狭窄并影响阴茎头外露5例,门诊经瘢痕切除治愈.外观仍显阴茎短小10例(4.6%),但经外用睾酮霜2个月后外观明显改善毋需进一步治疗.结论 结果显示此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多可预防,是一种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好术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经阴囊皮纹单切口(Bianchi术)与传统经腹股沟及阴囊双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儿童低位隐睾的临床疗效、微创优势及适应证选择.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72例(78侧)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隐睾患儿资料,患儿均能在麻醉状态下将睾丸推出外环口及以下.以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术前睾丸位置相同、术者相同、隐睾侧别相同为配对条件,采用1:1配对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Bianchi术(A组)和经传统腹股沟及阴囊双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B组),两组均为36例39侧.平均年龄为5.4岁(A组)、5.5岁(B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恢复站立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 结果 7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3、4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2).平均恢复站立活动时间分别为1.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随访3~ 65个月,两组均未发生睾丸萎缩、睾丸回缩、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等并发症. 结论 Bianchi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美容等优势,可用于治疗麻醉状态下能将睾丸推出外环口及以下的隐睾.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探讨其所致睾丸差异生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收治的1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30例中,左侧128例,双侧2例,发病年龄10岁以上者120例。首发症状为阴囊内包块者109例,体检发现者15例,阴囊疼痛、坠胀不适4例,左右阴囊大小不一2例。超声检查提示合并症以睾丸微石症最常见。130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开放手术13例,腹腔镜手术117例。术后随访105例无复发及睾丸萎缩。92例记录睾丸大小的患儿中,51.1%存在双侧睾丸差异生长,且随着临床分度的递增而睾丸差异生长显著。结论儿童精索静脉曲张以左侧多见,好发于10岁以上儿童,极少有自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及彩超,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有望成为首选。睾丸差异生长是儿童精索静脉曲张较可靠的手术指征,合并睾丸微石症的发生率仍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1例诊断为NB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上尿路损害分为上尿路损害组(n=88)和上尿路正常组(n=63),比较两组一般特征(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改良Koyanagi术式一期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2月至2018年10月151例采用Koyanagi术式(为Koyanagi组)和188例采用Duckett术式(为Duckett组)治疗的重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对两种术式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我院改良Koyanagi术式的疗效。结果Koyanagi组发生尿瘘17例,尿道狭窄15例,尿道憩室2例,尿道感染3例,伤口裂开2例;Duckett组发生尿瘘37例,尿道狭窄27例,尿道憩室6例,尿道感染11例,伤口裂开6例;Koyanagi组治愈率显著高于Duckett组,尿瘘发生率显著低于Duckett组(P<0.05)。两组家长对外观的满意度均显著低于非手术泌尿外科医师(P<0.05)。结论我院的改良Koyanagi术式操作更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阴茎外观较好,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隐睾症二次手术的必要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本科接诊的53例首次隐睾术后睾丸未降至正常位置或术后复发的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有无进行二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39例及观察组(未行二次手术,仅门诊随访)14例,随访时间(42.38±27.57)个月,最长随访8年.总结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睾丸位置、有无并发症、恶变等指标.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幼儿及青少年两个亚组,对比随访期睾丸的发育情况.结果 再手术组患儿术后睾丸均降至阴囊内,术中发现30例鞘状突未闭,2例睾丸发生囊皮样改变.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睾丸血供减少,2例睾丸未再发育.观察组患儿中有2例睾丸位置发生变化,3例睾丸未再发育,1例出现血供减少.再手术组患儿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无睾丸恶变.结论 隐睾二次手术成功率高且术后睾丸发育情况优于仅观察随访的患儿,临床应积极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管组,双J管组采用常规术中输尿管,置入双J管引流肾盂内尿液至膀胱(n=108);支架管组采用F4输尿管支架管经肾盂至尿道外口,引流肾盂内尿液至体外(n=57)。通过术后并发症、有无非计划再手术、拔管后自觉症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从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4年。支架管组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4例出现术后血尿;双J管组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出现术后血尿,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双J管组低于支架管组。支架管组中4例因拔管后出现输尿管引流不畅,再次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2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双J管组中有4例术后感染,1例双J管堵塞,均行双J管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1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支架管组总体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双J管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中,1例管腔堵塞,2例支架管上移,1例双J管脱出体外,支架管组无一例管腔堵塞、移位及脱落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管组中拔管后,1例出现腹胀合并高血压,8例出现腹胀伴纳差,2例出现腹痛,双J管组拔管后有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胀。支架管组拔管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双J管组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8±1.9)d,支架管组为(8.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引流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手术率上并无差异,两者均为有效的引流方式。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经济成本及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双J管引流均优于支架管引流。支架管引流在带管期间无堵塞、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避免二次入院,对于交通不便的患者可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