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至2012年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73例,分为房颤组与无房颤组,收集基线资料以及炎症因子结果。结果房颤组年龄比较非房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72±10岁vs 65±12岁P<0.001),说明房颤组患者年龄大于非房颤组。急性心肌梗死是否经冠脉介入治疗与房颤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但是右冠状动脉病变与房颤发生有关(50%vs 38%P<0.001)。院后第2~4天CRP水平房颤组显著高于无房颤组(12.6±9.4 vs 4.7±5.3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右冠状动脉病变以及CRP水平增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于前降支(LAD)近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探讨其对患者术中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LAD近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者880例,其中将应用IABP的544例作为IABP组,余未应用IABP的3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IABP组术中并发症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IABP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2.23±3.00)mm、(52.80±2.65)mm明显小于对照组(54.06±4.01)mm、(54.86±4.39)mm,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51.92±4.16,53.46±4.33,53.88±4.32)明显大于对照组(49.51±4.24,50.65±4.25,51.14±4.39),且IABP组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76,P<0.05)。结论在IABP辅助下行LAD近端病变PCI术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及危险性,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庆市社区产后访视服务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大庆市各社区产后2年内的妇女800人和从事产后社区访视人员42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社区入户产后访视率为73.04%;接受社区入户访视组产后42天体检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社区入户访视产妇组(P<0.01);从事访视人员中工作经历低于1年者占26.19%,有42.86%的访视人员未按规定对本社区的产妇进行产后访视。结论社区产后访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超声、X线、CT、MRI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有了明显进展。在显示周围神经正常解剖、周围神经病变定位及定性方面上述检查各有优势;受设备、成像条件、操作者水平等因素制约,也各有局限性。各种检查手段相结合,优势互补,将有效提高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增强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提高该病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15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6例加做CT延时扫描。结果15例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伴肝内胆管扩张8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例,合并钙化2例;增强扫描呈线样强化7例,呈网格样强化6例,结节样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1例;病理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纤维组织丰富,血管稀少。结论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而增强扫描呈线样及网格样强化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或随访证实的肾上腺损伤的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14例均行CT常规扫描,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9例CT随访。结果单侧肾上腺损伤13例(右侧12例,左侧1例),双侧肾上腺损伤1例。其CT主要表现为肾上腺区类圆形或卵圆形血肿11例,肾上腺区弥漫出血3例,肾上腺周围脂肪内出血呈条束状或局限性密度增高10例,膈脚增粗2例,单纯肾上腺损伤1例,余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CT复查表现为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降低,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CT检查能显示肾上腺损伤的多种病理改变,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肺浸润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提高对白血病肺部浸润的认识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3例白血病患者的肺部白血病浸润的CT表现。结亲白血病患者发生肺部浸润的CT主要表现为:两肺小叶间隔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柬增粗;亦可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影、多发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或肺实变影;且常并发霉菌感染。这些表现的多样性、多形性与白血病细胞浸润肺的途径相一致,但不具特异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肺部症状时,应考虑肺部浸润的可能,行CT检查有助于肺浸润的诊断,但应与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9.
跗骨窦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学表现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跗骨窦结构及颈韧带在断层解剖与CT、MRI表现,并进行对照,为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1例尸体跗骨窦标本,颈韧带表面涂抹对比剂后CT扫描,图像后处理观察颈韧带;对17例标本行MRI扫描,40例正常人行CT容积扫描与MRI扫描,并将标本制作成不同典型断层标本,分别通过测量观察跗骨窦特征及颈韧带走行特征。辨认跗骨窦内部结构及周围结构,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跗骨窦及颈韧带径线测量在断层解剖上与MRI对比、MRI与CT图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跗骨窦内部结构及周围结构在CT、MRI均可清晰显示。结论 MRI图像与断层解剖标本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清晰显示跗骨窦局部结构,跗骨窦软组织的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图像与MRI图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570例,随机分为三联三通组和ACIST组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术后心功能改变情况及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57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的患者中,ACIST组在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射线剂量、对比剂用量及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三连三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CIN发生率及心功能不全加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操作简单,可减少医护人员的放射线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