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应用尿膀胱癌抗原(UBC)、核基质蛋白22(NMP22)以及透明质酸(HA)诊断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不同分级和分期膀胱癌患者、23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留尿分别进行UBC、NMP22、HA以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4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价值。结果 UBC、NMP22和H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4.3%(59/70)、81.4%(57/70)、88.6%(62/70),与脱落细胞学38.6%(27/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2.6%(19/23)、65.2%(15/23)、78.2%(18/23)、95.7%(22/23)。各分级和分期UBC、NMP22以及H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均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UBC、NMP22值各分级和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检测值G2、G3组均明显高于G1组(P<0.05),但G2、G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细胞学检查,肿瘤分级越高,敏感性越高(P<0.05),各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UB...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分析1981年—1997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认为40岁以上血尿不论是否有腰痛和膀胱刺激症,伴有单侧肾积水患者应注意输尿管肿瘤。比较各种检查手段,认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膀胱镜及逆行肾盂造影对诊断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APC),DC在机体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在我国,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本文就DC与肿瘤免疫逃避关系,采用D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F344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F344大鼠树突状细胞(DC)的分离与培养方法。方法 取大鼠四肢骨骨髓细胞悬液,经梯度离心法得到DC ,加入白细胞介素(IL) - 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 ,全RPMI 16 4 0培养,经倒置显微镜、电镜及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及成熟度。结果 细胞培养的第8天,经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DC出现典型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天OX6 2阳性率为8 .9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Ⅱ为2 0 . 90 %、CD86为16 98% ;第8天OX6 2阳性率为5 8. 0 7%、MHC Ⅱ为6 0 . 4 9%、CD86为6 2 . 94 % ;第15天OX6 2阳性率为84 . 6 8%、MHC Ⅱ为88 .0 3%、CD86为6 2 . 80 %。结论 用该方法得到的DC纯度可达80 %以上,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仔鼠阴茎皮肤和睾丸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10只正常对照组仔鼠(A组),10只敌敌畏造模组非尿道下裂仔鼠(B组),10只敌敌畏造模组先天性尿道下裂仔鼠(C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阴茎皮肤和睾丸组织AR的表达. 结果 尿道下裂仔鼠阴茎皮肤组织中AR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非尿道下裂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仔鼠和造模组非尿道下裂仔鼠间AR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组之间睾丸组织中AR含量总体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有机磷农药敌敌畏诱导小鼠尿道下裂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敌敌畏导致小鼠阴茎皮肤组织AR的表达下降,从而导致雄激素和其受体的结合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6.
急性淋菌性尿道炎(GU)是一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而GU病人中20%~60%同时存在衣原体(CT)感染[1],因而很需要一种能同时对这两种微生物均有效的治疗.现已证实,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治疗单纯性GU治愈率为92.1%~98.9%[2,3 ],治疗单纯性CT尿道炎治愈率为95%~97%[4],然而对阿奇霉素治疗GU合并CT的研究却较少, 为此,我科应用AZM对203例性传播性尿道炎(SDU)中确诊的60例GU合并CT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膀胱灌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F344大鼠膀胱肿瘤模型。方法选取F344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对照组),第2组膀胱灌注MNU(MNU组),每2周1次,共5次;于第14周处死动物,取血清测干扰素(INF-γ),膀胱肿瘤组织测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I(MHC-I)及病理观察。结果MNU组出现膀胱肿瘤,对照组无1例肿瘤;对照组血清INF-γ为(9.620±7.256)pg/ml,实验组为(0.898±0.323)pg/m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膀胱肿瘤的MHC-I表达较高(58.60%~93.80%)。结论MNU可成功诱导F344大鼠膀胱肿瘤,该模型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8.
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膀胱肿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膀胱肿瘤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N-甲基亚硝基脲(MNU)为诱癌剂,特异性诱发大鼠膀胱肿瘤。以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髂内动脉介入鸦胆子油乳及以明胶微球为栓塞剂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结果 MNU诱导膀胱肿瘤率100.0%,鸦胆子油介入组发癌率60.0%,介入加栓塞组发癌率26.6%,三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介入或加栓塞剂对MNU诱导的大  相似文献   
9.
12例儿茶酚胺症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其中10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MP),1例肾上腺髓质增生(AMH),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CA和VMA测定对诊断有特异性,AMH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对于无高血压症状的嗜铬细胞瘤,认为采用“静止嗜铬细胞瘤”为妥,手术是治疗儿茶酚胺症的根本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N-甲基亚硝基脲诱发大白鼠膀胱肿瘤病理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大白鼠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 以MNU为诱癌剂,进行大白鼠膀胱灌注,对其诱发的膀胱肿瘤过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第1次MNU灌注后第2周8/10只出现单纯增生,第6周9/10只表现为乳头状肿瘤,第8周10/10只出现膀胱癌,主要为表浅膀胱癌,第10周6/10只为浸润癌。结论 MNU诱发的肿瘤发生、发展经历了从单纯增生→乳头状、结节状良性增生→乳头状肿瘤→非浸润癌→浸润癌这样一个典型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