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经治的562例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51例患者采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ERAS组),主要措施包括术前宣教、饮食与液体管理、多模式镇痛及术后早期活动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11例患者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对照组);按腹腔镜经腹腹膜外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两种手术方式分层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急、慢性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ERAS组患者T A P P及T E P术后恢复正常进食时间[(5.65±2.80)、(5.89±3.82)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0.31±8.20)、(10.21±7.67)h]、术后住院时间[(2.58±1.73)、(2.12±0.80)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接受TAPP患者中ERAS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3个月腹股沟疼痛调查表(IPQ)评分、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管理中应用ERAS理念,可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30例,其余72例行肝方叶切除,胆总管及第一、二级胆管切开取石,其中20例行T管或U管引流,33例行胆管成形后T管或U管引流.19例行胆肠吻合术,合并胆总管结石42例(41.2%),术中均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所有病例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好转,并发胆漏6例(5.9%),结石残余5例(4.9%),胆管炎3例(2.9%),术后结石复发8例(7.8%).结论 对于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或切除肝方叶,胆总管及第一、二级胆管切开取石,行狭窄胆管成形,T管或U管引流或行胆肠吻合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狭窄胆管成形后,T管或U管引流术与胆肠吻合术相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两种预处理方式,即经典缺血预处理(IPC)与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肝硬化兔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制备兔肝硬化模型,随后将模型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肝I/R组(I/R组),IPC+肝I/R组(IPC组),LIPC+肝I/R组(LIPC组),每组7只。肝I/R模型制作方法:阻断入肝血流30 min,再灌注2 h;IPC诱导方法:在行肝I/R处理前阻断入肝血流10 min,开放10 min;LIPC诱导方法:在行肝I/R处理前24 h,采用止血带捆扎兔单侧后肢5 min,再开放5 min,重复3次。各组于再灌注2 h后切取肝组织,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用ELISA法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在肝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但IPC组与LIPC组明显轻于I/R组,而LIPC组及IPC组间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肝组织ET-1含量和HSP70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IPC组与LIPC组肝组织ET-1含量低于I/R组,HSP70的表达高于I/R组(均P<0.05),而上述2项指标在LIPC及IPC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LIPC和IPC均能对肝硬化肝I/R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保护强度相似,其机制可能均与抑制ET-1的释放及增加HSP70的表达有关;LIPC具有无创性,可能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次手术2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再次手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致声音嘶哑2例,呛咳1例,手足抽搐3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引起低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4%及11.1%。无术后出血、窒息、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15例局部切除术后甲状腺残叶有癌组织残留,残癌率约为55.6%(15/2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约为74.1%(20/27)。Ⅵ区淋巴结阳性约占临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的63.2%(12/19),Ⅵ区淋巴结阳性约占临床触及肿大淋巴结的87.5%(7/8),Ⅵ区淋巴结转移率约为70.4%(19/27)。结论术前误诊和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是造成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不规范手术后原发灶区癌残留率高,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进行挽救是必要的。再次手术应避免治疗不足和过分治疗,在考虑患者生存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做到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南京明基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7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期组(胆囊炎发作≤72h)与延期组(胆囊炎发作〉72h)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92.4±23.1)min,明显短于延期组(122.0±31.8)rain(t=-4.564,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20ml(10-100m1),明显少于延期组中位出血量40ml(10~200m1)(Z=-2.557,P=0.011);术后住院时间(4.5±1.5)d,明显短于延期组(5.6±2.8)d(t=-2.122,P=0.037);早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2.6%(1/38),与延期组12.1%(4/33)无统计学差异(,=1.264,P:0.261)。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急诊行Lc最好在发病72h内进行,并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桥本甲状腺炎(H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策略.方法 2016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PTC病人884例,比较伴HT和不伴HT的PT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伴HT的PTC病人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伴HT的PTC病人占总PTC病人的30.8%.与不伴HT的P...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絮凝法在澄清中药水提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壳聚糖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阳离子碱性多糖。它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既可生物合成,又可生物降解,在人和动物的组织器官及细胞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安全性和多种生物活性。被誉为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壳聚糖从一被发现,就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性研究热点。在食品、化工、环保、医药、生物工程和畜牧兽医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壳聚糖所具有的抗菌消炎[1,2]、增强免疫[3,4],降低血脂、血压和抗凝血活性及其来源丰富、制备简单、无毒无害、价廉物美等特点,特别受到制药行业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中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下腔静脉损伤原因、治疗及预防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原发性肝癌术中发生医源性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的原因较多,总结可分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处理方法包括止血抢救生命、血管损伤处的充分暴露和血管的重建修复。预防措施包括术前的充分准备、良好的麻醉和术中关键过程的处理。结论原发性肝癌术中发生医源性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尽管原因较多,但如果术前准备充分及术中正确处理,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发生率的。即使发生,也是可以妥善处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