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静  路明  任漪 《当代医学》2013,(27):1-3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及对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ISO模型组(模型组)、卡维地洛(Carvedilol Car)组(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皮下多点注射ISO[5 mg/(kg·d)×10 d]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其中治疗组给予Car[10 mg/(kg·d)]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每日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取左室心肌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RhoA和Rho激酶(Rock)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VF增加,TGF-β1表达增高(P<0.01),左室组织RhoA和Rho激酶mRNA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VF表达下降(P<0.01),TGF-β1、RhoA和Rho激酶mRNA表达减少(P<0.01),但均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SO诱导心肌纤维化伴有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卡维地洛能抑制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抑制TGF-β1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准备拔除气管插管转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72例胎龄为28~32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n=37,采用拔除气管插管前24 h开始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拔除气管插管后HHHFNC方案预防拔管失败)及对照组(n=35,拔除气管插管后单独采用NCPAP方案预防拔管失败)。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疗效、无创辅助通气相关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过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7伦审第13号),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 2组RDS早产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孕次、出生体重,以及母亲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术分娩率、受孕方式构成比、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Ⅲ级RDS发生率、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拔管失败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分别为8.1%(3/37),3.5 d(1.0~15.0 d),11.0 d(4.0~28.0 d),15.5 d(6.0~29.0 d),11.0次(7.0~15.0次),均显著低于、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20.0%(7/35),6.5 d(2.5~18.0 d),15.0 d(6.0~32.0 d),22.0 d(7.0~36.0 d),18.0次(8.0~25.0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0,Z=-2.030、P=0.018,Z=-2.129、P=0.012,Z=-2.889、P=0.008,Z=-2.105、P=0.022)。联合治疗组早产儿达到足量经口喂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分别为10.0 d(6.0~20.0 d)和16.0 d(8.0~28.0 d),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857、P=0.010)。③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相关并发症鼻损伤、腹胀及头部塑形发生率分别为10.8%(4/37)、10.8%(4/37)及8.1%(3/37),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8/35)、28.6%(10/35)及31.4%(11/3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82、5.140、5.982,P=0.028、0.021、0.012)。 结论较单独应用NCPAP,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HHHFNC方案预防RDS早产儿拔管失败,可降低拔管失败率、鼻损伤及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无创辅助通气及用氧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64例胎龄为28~34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n=52)、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n=58)和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n=54)治疗。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等,对3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正压通气前及48~60h后血NT-proBNP、cTnI水平和Tei指数心脏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组RDS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早产儿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48~60h 血NT-proBNP均高于治疗前(P<0.05);Tei指数及血cTn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早产儿组间比较,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 48~60h 血NT-proBNP、cTnI水平和Tei指数等心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DS早产儿较长时间无创正压通气可导致NT-proBNP增高,对RDS早产儿心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未导致Tei指数和cTnI升高,未造成心肌严重损伤。NCPAP、BiPAP和HHHFNC 3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对早产儿心脏指标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徐州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72例进行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生后第4~5天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将符合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诊断标准的早产儿纳入hsPDA组,按照1∶2匹配非hsPDA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记录早产儿基本特征,检测血常规和血小板聚集功能。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的组间比较,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hsPDA组24例(男16例),匹配对照组48例(男30例)。hsPDA组≥Ⅱ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7%(16/24)比27%(13/48),χ2=10.422,P=0.001]。hsPDA组血小板压积和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0.0021±0.0009比0.0028±0.0009、0.21±0.10比0.32±0.07,t=-3.043、-5.093,P=0.004、<0.01),血小板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10.3±2.4)比(9.2±2.0)fl,t=2.713,P=0.033]。其他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及诱导剂(胶原、肾上腺素和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低和血小板压积低是早产儿发生hsPDA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25、3.994,95%CI:1.305~15.689、1.143~13.958)。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具有预测早产儿发生hsPDA的中等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9,最佳预测界值为0.245,敏感度为0.67,特异度为0.86)。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和血小板压积低是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发生hsPDA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中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晚期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LN)的危险因素及诊治过程。方法 回顾性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第2~4周连续2次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 1.5×109/L者纳入NLN组(n=46)。按照1:2比例匹配血ANC一直≥ 1.5×109/L的晚期新生儿纳入对照组(n=92)。收集可能与NLN相关的临床因素及诊治过程,并对NLN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6例NLN组患儿中,胎龄 < 32周29例、32~37周14例、> 37周3例。两组孕母妊娠高血压比例、胎膜早破 > 18 h比例、宫内窘迫比例、5 min Apgar评分、正压通气天数、早发败血症比例和初始使用抗生素种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LN组晚发败血症比例和累计使用抗生素天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晚发败血症和累计使用抗生素天数延长是发生NLN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存在晚发败血症时,新生儿发生NLN的危险性增加了1.537倍;累计使用抗生素每增加3 d,新生儿发生NLN的危险性增加了76.9%。46例NLN患儿诊断日龄为(21±6)d;其中7例胎龄 < 32周或伴有严重疾病,6例ANC < 0.5×109/L,均给予1~2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 μg/kg,ANC可暂时恢复至1.0×109/L以上,未发现明确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诊断NLN后有2例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其余患儿未发生其他常见的化脓性感染。结论 发生晚发败血症和累计使用抗生素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NLN。NLN一般呈良性过程,对于伴有严重疾病或ANC严重减少的NLN患儿,使用G-CS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液体疗法的教学是儿科教学中的难点。本团队结合教学新理念,如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综合改进教学方法,即:简单讲授后,老师充当问诊SP,分组讨论典型病例,带着其中的经典问题,开展CBL及PBL的讨论学习,独立书写SP的诊疗原则和补液方案。这些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耗时偏长。本文分享了该项教学改革的改进方案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的教学一直是儿科教学中的难点及重点。这部分内容,就学生而言最为枯燥、最为难懂;就老师而言最为难讲、最不愿讲。近5年涉及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教学的文献,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这一点~([1-6])。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合适的、最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是儿科教师长期探讨的问题。不少学者的相关思考或改进,仅局限于计算技巧~([3,4]),很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实际上,液体疗法并非简单精确的教学计算,而是在一定逻辑、一定原则下的近似估算。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辅佐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最终入选的13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光疗组(光疗组,67例),仅给予光疗治疗;光疗联合茵栀黄组(联合组,69例),给予光疗及茵栀黄口服液2 ml/kg,每日2次,连服5 d。每12小时检测1次胸骨旁贴片遮盖下的经皮胆红素(TcB)。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光疗组和联合组男性比例、5 min Apgar评分≤7分、生后24 h内发现黄疸、入组前纯母乳喂养、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体温不稳定、显著萎靡、头颅血肿、血白蛋白<30 g/L、腹泻和皮疹等情况。采用两组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光疗时龄等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光疗组和联合组光疗第0小时、第60小时和第120小时的TcB以及光疗第60小时和第120小时的TcB下降率。对联合组光疗120 h内大便总次数与光疗第120小时TcB下降值的相关性采用积矩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 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7分、生后24 h内发现黄疸、开始光疗时龄、入组前纯母乳喂养、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体温不稳定、显著萎靡、头颅血肿、血白蛋白<30 g/L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光疗第60小时TcB与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光疗第120小时TcB与光疗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15.4)μmol/L vs(167.6±18.8)μmol/L,P=0.016]。两组光疗第60小时、第120小时TcB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腹泻、皮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疗组未发生严重腹泻,联合组发生2例严重腹泻;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皮疹。联合组光疗120 h内大便总次数与光疗第120小时TcB下降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709,P<0.001)。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辅佐光疗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腹泻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光疗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