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肝素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住院时间、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伤口局部溃烂、植体坏死、伤口淤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10 d APTT,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90. 7%(49/54),对照组优良率70. 7%(32/5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再植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3、10 d APTT较本组术前延长(P 0. 05),治疗组术后3、10 d APTT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术后3、10 d APTT均短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再植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对APTT影响较小,并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寸口部妊娠脉象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常见妊娠脉的分布特点,规范其名称。方法检索1949-2015年寸口部妊娠脉有关文献,采用EXCELL表格建立妊娠脉象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结果在47篇相关文献中获得妊娠脉象80种,规范为32种,累积频次109次。其中出现频率≥10%的3个脉象是滑、滑数、细滑;将规范后的复合脉拆分为单一脉,出现频率≥10%的是滑、数、弦、细、动、浮。结论妊娠脉以滑脉为主,且可以表现为多种单一或相兼脉,妊娠时点、阶段不同可能是其表现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不同体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传统开放性手术虽可彻底减压,但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并发症常见[1]。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满意、出血少、视野清晰、恢复快,并且能有效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4.
5.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痰患的一项重要微创技术,该技术经皮向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填充物,从而增强骨折椎体的稳定性,缓解疼痛。而以液压球囊和Sky骨膨胀复住器为基础的PKP作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改进,大有取代后者之势。但对于病情缓慢且局部情况复杂的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来说,上述手术方式的效果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疾患的一项重要微创技术,该技术经皮向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填充物,从而增强骨折椎体的稳定性,缓解疼痛.而以液压球囊和Sky骨膨胀复位器为基础的PKP作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改进,大有取代后者之势.但对于病情缓慢且局部情况复杂的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来说,上述手术方式的效果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本病不同时期常见症状的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1949-2009年的有关文献,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的症状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个时期出现频次前10位的症状和频次如下.进行期:黄苔277次、红舌272次、数脉263次、新皮损不断出现247次、皮损鲜红223次、小便短黄209次、弦脉205次、瘙痒195次、滑脉189次、心烦173次;静止期:细脉165次、皮损淡红97次、沉脉91次、缓脉87次、浸润肥厚83次、薄苔82次、皮损暗红73次、淡红舌73次、白苔68次、瘙痒62次;退行期:细脉121次、旧皮损消退85次、皮损淡红79次、沉脉75次、缓脉68次、淡红舌67次、少苔55次、薄苔45次、白苔40次、口干39次.[结论] 结合常见症状,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的病机特点是阳热亢盛,静止期和退行期是正虚津亏或夹瘀.  相似文献   
8.
1病例 例1:男性,40岁,体重约65Kg,因颅脑外伤,左颞骨骨折,硬膜外腔及蛛网膜下腔血肿2小时,急诊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神经系统检查:意识不清。EOG示:极度频脉,ST-T异常。术前静注东茛菪碱0.3mg,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150/105mmHg,脉搏156次/分,血氧饱和度94%,心电图。麻醉诱导用芬太尼0.1mg、维库溴铵4mg、依托咪脂15m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对缓脉论述进行分析,指出缓脉原为病脉,并无生理性病理性之分,对平缓脉和病缓脉的认识属于概念上的混乱。缓脉由双因素构成,即脉率一息四至,脉势松弛、懈怠,临床主湿病和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帝内经》以降相关文献的梳理,概述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的发展轨迹,以正本清源,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现今所认识的浮脉、沉脉,无论从诊脉方法还是内涵,与古代尤其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浮""沉"脉不完全相同:1)古人认为浮脉、沉脉可以是生理脉象;2)古人用浮、沉表述疾病状态下脉位浅、深的动态变化;3)古人用静态的浮脉、沉脉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特征。中医对浮脉、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