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炎症因子HMGB1表达的影响,从而证实EP在急性脓毒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免疫组化法鉴定其纯度,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力。观察不同计量的E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HMGB1的作用。细胞分三组:LPS 100 ng/mL+EP 0μM组、LPS 100 ng/mL+EP 5μM组、LPS 100 ng/mL+EP 10μM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HMGB1的含量。结果:各细胞组于LPS 100 ng/mL刺激16 h后,EP 5μM剂量组对HMGB1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EP 0μM组比,HMGB1含量明显降低(t=21.27,P〈0.05);10μM剂量组与0μM组比,降低HMGB1作用更为明显(t=26.38,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细胞释放HMGB1,对急性脓毒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60例无痛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口服链霉蛋白酶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消化道气泡产生程度、视野清晰度。结果:口服链霉蛋白酶组气泡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消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丙酮酸乙酯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机体发生炎症时,众多的细胞因子表达增强,互相作用,互相调节,共同参与调节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丙酮酸乙酯(EP)是一种化工原料,常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近年来它的抗炎作用已逐渐被证实。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丙酮酸乙酯不仅对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如脓毒症、内毒素血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如急性胰腺炎)具有抗炎作用,并且在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保护脏器的功能。本文综述了丙酮酸乙酯的抗炎作用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injury,ALI)时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zonula occluden-1)表达的影响,探讨EP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ALI组:按D-Galn/LPS 700 mg/5(μg·kg),2 mL生理盐水稀释腹腔注射;EP组:与ALI组注射等量D-GalN/LPS,注射前1 h,先给EP 40 mg/kg,2 mL生理盐水稀释腹腔注射.各组于注射后48 h自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ALT及内毒素(Endotoxin,ET);留取一段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结果:ALI组血清ALT、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P组ALT、ET含量虽高于对照组,但显著低于ALI组(P<0.05).HE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肠黏膜表面结构完整;ALI组大鼠肠黏膜间质充血水肿,绒毛顶端下间隙增宽,绒毛脱落坏死;EP组改变较ALI组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ZO-1均匀致密地分布于小肠上皮细胞连接处的尖端;ALI组ZO-1分布不均、染色明显变淡,EP组ZO-1的分布和表达与对照组相似.结论:EP可上调ALI时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AL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肠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明显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C)3类[2]。其中AMI及IC均为急性起病,也称急性缺血性肠病,  相似文献   
7.
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减少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0.7)d、(4.3±1.5)d、(21.2±12.5)d和3.3%,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SAP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大承气汤可改善胃肠道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消化内科连续收治的肝硬化EG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套扎组和硬化联合套扎组,每组50例。单纯套扎组仅行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硬化联合套扎组术中行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前先完成聚桂醇注射治疗。主要对比分析2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套扎组和硬化联合套扎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23.87±2.57)cm/s比(26.52±2.71)cm/s,t=5.017,P<0.001]、血流量[(781.45±80.55)mL/min比(877.45±90.42)mL/min,t=5.606,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2组术后7 d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8/50)和100%(50/50)(χ2=2.041,P=0.153),术后3个月分别为84%(42/50)和96%(48/50)(χ2=4.000,P=0.046),术后6个月分别为76%(38/50)和92%(46/50)(χ2=4.762,P=0.029)。2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4%(7/50)和20%(10/50)(χ2=0.638,P=0.424)。结论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EGV安全有效,较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优势在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明显、疗效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来自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科336例脂肪肝患者的体检资料,并与336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患者肥胖、腹型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含量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与血糖、血压及肥胖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肖锦媛  陈继龙  刘河  乔京贵  张淑芬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77-1378,1383
目的:探讨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例缺血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肝炎患者的肝酶升高显著,尤其以ALT、AST升高为著,同时LDH显著升高。一旦诱因解除,酶学指标迅速恢复。结论:缺血性肝炎作为严重心衰、休克、低氧血症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可逆性的极度增高的肝脏酶学改变是其特征之一,其治疗和预后与原发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