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46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2461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研究.方法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2003至2009年间因颌面部创伤住院的2461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明确患者性别、年龄、损伤原因、职业、地域分布、血型、骨折部位、多处合并伤、损伤程度、首诊收入科室、治疗效果.结果 2461例颌面部骨折病例中,男女比例为4.28∶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1424/2461,57.86%);道路交通伤938例(40.98%),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第三产业900例(78.53%),尤其从事交通运输业人员是最易骨折群体;颧骨复合体、鼻骨、下颌骨骨折分别占22.08%(955处/4325处)、20.67%(894处/4325处)和16.35%(707处/4325处),以上是颌面部骨折最好发部位;常合并颅骨、颅脑损伤及软组织挫裂伤,分别为21.74%、38.36%和48.84%.简明损伤评分法(abbrebiated injury scale,AIS)评分85.98%(2116例/2461例)患者小于2分;38.16%(939例/2461例)的患者首诊收入骨科.结论 颌面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损伤程度较轻,常合并骨科损伤,男性较女性多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2461 cases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Methods From 2003 to 2009, 2461 maxillofacial fracture cases were treated in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 regarding sex, age, cause of injury,occupation,geographic distribution, blood type, fracture site, multiple associated injuries, injury severity, the patient's first admitted department, treatment result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male and female ratio was was road traffic accident(938 cases,40.98% ). People in tertiary industry(900 cases,78.53% ) were most vulnerable to injuries. The zygomatic complex (22.08% ), nasal bone (20.67% ) and mandible ( 16.35% )we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 sites, which we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skull ( 21.74% ), brain ( 38.36% )and soft tissue contusion injury (48.84% ). 85.98% (2116/2461 cases), of patients' AIS score was less than 2. Orthopaedics (939/2461 cases, 38.16% ) was the first admitted department. Conclusions The traffic accidents are the main cause of the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Most injuries are found in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相似文献   
2.
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ZCF)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骨折.颧骨位于面部中1/3的外侧突出部位,与额骨、蝶骨、上颌骨和颞骨相邻,骨折时常伴有邻近颌面骨的损伤,形成以颧骨为中心的邻近多骨骨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颌面部骨折的18% ~ 40%[1-2].近年来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在ZCF治疗中采用颌面部小切口手术径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对此进行临床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be瓣修复上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Abbe瓣修复上唇缺损患者11例。手术分为两期,一期行组织瓣转移术,二期行断蒂术同时修整唇峰、唇珠及一期术后遗留的线性凹陷,观察唇部形态。结果11例患者的Abbe瓣转移后均存活,二期手术后患者上唇丰满,上唇高度相对延长,唇珠得到重建,畸形明显改善。由于唇瓣的镶嵌,所有患者上唇均增加2条瘢痕,下唇中部均增添1条垂直向线性瘢痕。结论Abbe瓣修复上唇缺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上唇外形及功能,达到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潜阳封髓丹治疗气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气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西药组用泼尼松和金施尔康联合治疗,秩和检验比较2组疗效.结果 中药组50例中,治愈14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2例;西药组治愈0例,显效11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阳封髓丹治疗气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减轻疼痛,加快愈合,明显降低复发频率,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2003年12月~2009年2月就诊且资料完整的133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3例中男性105例,女性28例,年龄22~72岁,平均(35±8.05)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创伤较严重的,合并伤以颅脑损伤及视神经损伤为主;全部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并行坚强内固定。术后患者颌面外形和咬合关系恢复满意,效果稳定。结论交通创伤是全面部骨折的主要原因,术中坚强内固定及术后辅以颌间弹性牵引治疗全面部骨折能使患者咬合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价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牙周病病例,经中医辩证诊断为肾气亏损;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一次全口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后,先以金匮肾气丸汤剂每日1剂,2次/d,煎服2周,后以丸剂桂附地黄丸口服,每次8丸,2次/d,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B组单纯进行一次全口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疗效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基线)、疗程结束后4周、12周复诊分别检查记录每个受检位点的①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②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③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④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⑤探诊出血(bleeding onp robin,BOP)牙周检测临床指标。结果 A组疗程结束后4周、12周的PLI、SBI、PD、AL、BOP疗效测定分别与治疗前(基线)对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短期疗效良好,但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临床少见 ,常因拔牙、创伤、或突发的自发性出血才被发现 ,常可危及生命。Lamberg[1] 等报告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因大量失血而死亡的有 11例 ,其中 9例发生于拔牙后。因此本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本文报道了我院自 1983年以来共收治的颌骨中枢性血管瘤 7例 ,并对其发病情况 ,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了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患者中 ,男性 3例 ,女性 4例 ;年龄在 7~ 2 5岁 ,平均 16 .5岁 ,均发生于下颌骨体部 ,其中 2例波及升支区。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 ,6例有自发性龈出血 ,1例拔牙后出血 ;…  相似文献   
8.
自体血回输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血回输可分为预储自体血回输 ,术中自体血回输及术后自体血回输再利用等。在外科重大手术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可缓解血源短缺及减少异体同型血输入所致的感染 ,免疫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最近我科采用自体血回输机技术 ,施行了 2例手术 ,分别为口底舌根部巨大血管瘤切除术和正颌外科手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例 1:患者 ,女性 2 2岁 ,因舌根部血管瘤术后复发 ,伴出血10天入院。口咽部核磁共振显示 :口底部、双侧咽侧壁、扁桃体区见广泛异常信号病灶 ,范围为 6cm× 4cm× 4cm大小 ,与双侧颈外动脉、舌动脉相连 ,手术用气管…  相似文献   
9.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手术和创伤后并发症之一,主要成因与血管内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机体纤溶状态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颌面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颌面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对DVT的认识和重视,有利于预防和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腮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的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标准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腮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患者2例,行瘤体加瘤周5 mm部分腺体摘除术,术后肿物标本行常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患者术后随诊26 ~ 36个月,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常规病理镜下见肿瘤组织包膜完整,肿瘤实质由黏液软骨样基质、脂肪组织及肌上皮细胞构成;脂肪组织弥漫均匀分布于瘤组织内,呈蜂窝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肿瘤组织发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肌上皮细胞胞浆阳性表达;S-100蛋白表达阳性,主要在脂肪细胞表达;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阳性,胞膜表达,主要在内层导管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AE1/AE3阳性;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率1%;患者术后随诊期内未见肿物复发.结论 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腮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的依据,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