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椎动脉发育不良的磁共振血管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型,分析不同分型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椎动脉发育不良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表现分为Ⅳ型,其中Ⅰ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81.8%、脑梗死发生率为9.1%,Ⅱ型分别为75.0%、17.9%,Ⅲ型分别为62.5%、29.2%,Ⅳ型分别为35.3%、58.8%;不同分型患者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χ2=33.57、11.21,P<0.05或0.01)。结论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影像学表现,可将椎动脉发育不良分为Ⅳ型;椎动脉发育不良分型越高,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8例,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实时观察和疗效确认。结果:低分子右旋糖酐对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的发作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有效率93﹪,患者治疗后的Vs和Vm与治疗前相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发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样品在流动态和静置态两种杂交环境下分别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比较两种方法对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mRNA经限制性荧光标记后在循环流动的杂交环境和传统静置的杂交环境中分别与K562表达谱芯片杂交,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杂交后的清洗和芯片扫描检测。结果:流动态的样品相对于静置态的样品与芯片杂交产生的杂交信号荧光背景低,灵敏度和信噪比高,并且杂交点的同一性好。结论:样品在流动态与芯片杂交得到的杂交效果要好过传统的杂交方法,从而为基因芯片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背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以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慢性期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如果不予以有效的治疗,必然演进为急变期,其预后往往非常差。因而,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阐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目的:应用AppliedBiosystems表达芯片系统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观察。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对象:两例骨髓样品(1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1例健康者)来自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完成。分别从一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一例健康人的骨髓样品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纯化mRNA。通过逆转录体外线性扩增的方法对mRNA样品进行标记,将标记好的cRNA样品与芯片杂交。利用ABI1700化学发光芯片分析仪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同一样品不同芯片间的数据信息,对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总RNA及标记后的cRNA质量的评定。②芯片可重复性验证。③芯片杂交结果。④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结果:①利用统计学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比较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总共发现了6706个差异基因。其中,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密切相关的差异基因为68个,上调的有17个,下调的有51个。②位于C/EBPalpha信号通路和CD40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其表达水平降低。③通过对重复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及检测一致性分析,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较好。而两组重复实验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为0.991,健康组为0.988。④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了芯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比较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发现了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数据将为寻找可用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疾病治疗的分子靶标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背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以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慢性期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如果不予以有效的治疗,必然演进为急变期。其预后往往非常差。因而,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阐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目的:应用Applied Biosystems表达芯片系统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观察。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对象:两例骨髓样品(1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1例健康者)来自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完成。分别从一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一例健康人的骨髓样品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纯化mRNA。通过逆转录体外线性扩增的方法对mRNA样品进行标记,将标记好的cRNA样品与芯片杂交。利用ABI1700化学发光芯片分析仪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同一样品不同芯片间的数据信息,对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总RNA及标记后的cRNA质量的评定。②芯片可重复性验证。③芯片杂交结果。④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结果:①利用统计学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比较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总共发现了6706个差异基因。其中,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密切相关的差异基因为68个,上调的有17个,下调的有51个。③位于C/EBPalpha信号通路和CD40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其表达水平降低。③通过对重复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及检测一致性分析,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较好。而两组重复实验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为0.991,健康组为0.988。④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了芯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比较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发现了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数据将为寻找可用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疾病治疗的分子靶标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着重分析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高效的四大因素:无序的课堂学习纪律、不良的课堂学习习惯、单调的课堂教学手段以及乏味的课堂教学技巧等,对课堂教学效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双重管理,创造轻松有序的课堂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课堂师生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和手段,从而达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冀南地区城乡青少年痤疮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冀南地区城乡青少年面部痤疮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其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调查者逐一检查并以问卷的方式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用SPSS11.5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调查2891名城乡青少年,其痤疮患病率为39.1%。将年龄构成标准化后,城市痤疮的患病率高于农村;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男性、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便秘以及痤疮家族史是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城市、农村的危险因素基本相同,饮食因素对城市痤疮患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多发生在面部,容易遗留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笔者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356例冀南地区痤疮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并与正常者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讨痤疮形成的中医体质基础,为痤疮预防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其发病机制并发现治疗ALS新靶点. [方法]通过GeneSifter软件对野生型(WT)和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型(SCID)小鼠肺组织钩虫感染微阵列表达谱进行分析,使用two-way ANOVA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聚类,并结合 Gene Ontology 和 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生物学通路,深入分析具有种系效应517个差异基因(P<0.001). [结果]显示ALS信号转导通路在两组小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与Th2反应相关多个基因对ALS代谢异常具有保护作用. [结论]筛选出3个特异基因,可作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新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MiR-138通过HTERT作为下游靶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及端粒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瞬时转染MiR-138 模拟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于转染后48h,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TRAP Assay检测端粒酶活性,同时对细胞进行53BP1 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及端粒的FISH染色。结果 转染后48h,MiR-138模拟物处理的MCF-7细胞HTERT表达水平比对照细胞降低2.18倍(2-△△Ct),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细胞降低2.69倍,53BP1聚集形成的凝集点(Foci),部分与端粒位点重合,比率达到20.62%±1.55% 。结论 MiR-138以HTERT作为下游靶分子,调控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细胞端粒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