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缺血再灌注损伤P、E选择素mRNA转录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由原代培养至第5代的HCEMC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25 mg/L)、高(100 mg/L)剂量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50 μmol/L)组.以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血脑屏障完整性的保护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分光光度计检测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和脊髓内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物CD4、CD8以及单核细胞表面标记物CD11b 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伊文思蓝含量。结果提示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与脑内CD4、CD8、CD11b mRNA表达的升高相关,应用益肾达络饮可以明显减轻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小鼠大脑和脊髓炎性细胞的聚集。  相似文献   
3.
4.
Nogo-A蛋白与中枢神经损伤再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哺乳动物体内大部分组织如肌肉、皮肤和外周神经等损伤后均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而大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却很难再生,损伤的轴突及神经元几乎不能再生,导致损伤后功能迟迟不能恢复。有关CNS损伤后再修复的研究已进行了百余年。直到2000年,Nogo基因的成功克隆,给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观察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4h后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给氧6h、12h后ICAM-1和VCAM一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显著降低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液可通过降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和VCAM-1表达,减少白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性反应对心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毒损脑络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ox-LDL(0、5、10、25、50、75、100、150 mg/L)培养24、48、72 h,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以MTT测得的实验结果为基础选取ox-LDL浓度组(0、50、75、100 mg/L)和时间点(24、72 h),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观察ICAM-1和VCAM-1的变化。结果ox-LDL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统计学差异显著。细胞免疫化学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显示ox-LDL各组(50、75、100 mg/L)OD值在24、72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同浓度组在24、72 h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浓度的ox-LDL能改变体外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提高ICAM-1和VCAM-1的表达,构成了内毒损伤络脉的部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ⅡA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对人TGF-13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观察丹参酮u.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将不同长度的人TGF-131基因启动子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重组体phTGF 2.14,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大鼠系膜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1、5、10 mg/L)进行干预,用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CAT的活性.结果 10ms/L的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丹参酮Ⅱ浓度为1、5 mg/L时对重组体phTGF 2.14的表达活性无影响,当增大丹参酮ⅡA浓度为10 ms/L时对重组体phTGF 2.14的表达活性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当浓度为10 ms/L时对人TGFβ1基因启动子活性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加减方对大脑中动脉线栓(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血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含量及其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干预效应。方法 MCAO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给予地黄饮子加减方浓缩煎剂灌胃,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7天,于最后一次灌胃后1小时取材,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HPA轴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结果经地黄饮子治疗后:MCAO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黄饮子组较模型组脑组织的HSP70表达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OR含量与脑组织HSP70表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RH、ACTH含量则与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地黄饮子组HPA轴各指标与脑组织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能通过纠正HPA轴的紊乱状态、提高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等途径在脑缺血急性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牛胆酸、猪胆酸、黄芩苷、栀子苷和珍珠母对其的保护作用是否与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 B,NF—κB)活化有关。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MVEC),氧糖剥夺法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建立体外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猪胆酸组、黄芩苷组、栀子苷组、珍珠母组和牛胆酸组,并设正常MVEC为正常对照组,每组设6孔。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NF—κB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MVEC胞核的位置形成空腔,胞浆内见淡棕黄色均匀颗粒。模型组NF—κB细胞核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胞浆,活化后移位至细胞核;用药各组NF-κB在胞浆近胞核处有少量阳性表达,在胞核的表达明显弱于模型组。对各组MVECNF-κB表达强度的图像分析显示,模型组胞核与胞浆的透光度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各组透光度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 结论:清开灵有效组分可能通过拮抗NF—κB活化抑制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出血致肺损伤的模型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急性脑出血致肺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阐释脑源性肺损伤综合征的科学概念,为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随机将72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组各分6个亚组(即术前及术后1 h、6 h、12 h、24 h、48 h),使用Ⅳ型胶原酶-肝素钠-生理盐水联合注射建立脑出血时脑源性肺损伤综合征模型,结合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自细胞计数、肺组织含水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肺组织病理观察,评估该动物模型.结果该模型动物不仅存在明确稳定的脑出血,而且短时间内即出现一系列炎性反应,出现严重的的肺功能损伤和明确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论该模型可成功地模拟急性脑出血时脑源性肺损伤综合征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