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食管癌发病谱以鳞癌为主,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延长生存期尤为重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内镜切除、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不同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食管鳞癌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麦明思  赵焱  马锴  王菡  李欢  陈谦 《西部医学》2020,32(12):1850-1854
目的 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微小RNA-22-3p(miR-22-3p)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肿瘤组织(观察组)和距肿物边缘>2 cm的正常涎腺组织(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中miR-22-3p 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组中VEGF-C和D2-40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观察组中VEGF-C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miR 22-3p 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miR-22-3p 的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血管淋巴管累犯、有无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和不同TNM分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神经累犯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miR-22-3p 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短。miR-22-3p与VEGF-C、MLVD呈负相关。结论miR-22-3p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低表达,可能与病变的进展及淋巴管生成有关。miR-22 -3p可能是涎腺腺样囊性癌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淋巴结切除方式在病理诊断为T1的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淋巴结切除方式的不同,将1998年1月至2002年5月115例病理诊断为T1的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清扫组)和纵隔淋巴结采样组(采样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并发症、N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差异,评价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清扫组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15.98±3.05)个,采样组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6.48±2.16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清扫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多于采样组.两组在淋巴结分期的改变、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肿瘤直径>2 cm时,清扫组与采样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2%和54.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1%和51.3%,清扫组均高于采样组(P<0.05);当肿瘤直径≤2 cm时,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病理类型方面,大细胞癌和腺鳞癌5年总生存率低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1).结论 对于术中确定为T1的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当肿瘤直径≤2 cm时,选择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可以相对减小创伤;当肿瘤直径>2 cm时,选择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能更有助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其中 ,恶性涎腺肿瘤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不容忽视。按照WHO1991年涎腺肿瘤的分类标准 ,人们对各类恶性涎腺肿瘤的细胞内外因子及其信号传递机制均做了一些研究 ,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检测了与各因子相关的基因表达。其中 ,肌腱抗原 (Tenascin ,简称TN ,亦称Hexabrachion) ,就是近年来日益受重视的一种与肿瘤发生、转移、预后相关的细胞外因子。1 肌腱抗原的一般性状、功能和表达的调节1.1 肌腱抗原的一般性状1984年Chiquet和Fambrough在观察鸡胚肢端发育过程中 ,偶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p53在食管鳞癌(ES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PowerVisionTM-9000(PV-9000)法检测60例ESC、15例食管良性肿瘤和1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结果 60例ESC中survivin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65.0%,与食管良性肿瘤(13.3%,0)和癌旁食管正常黏膜组织(0,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和p53的表达强度与ESC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而与肿瘤长度及部位均无相关(P>0.05).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p53均与ESC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在ESC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和p53在ESC中的表达水平,对判定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8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6、47例。观察组采用大蒜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检测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水平、溃疡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溃疡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唾液表皮生长因子唾液EGF质量浓度(2.86±0.41)ng/m L、(3.85±0.51)ng/m L,血清TNF-α分别为(37.71±5.24)pg/m L、(52.64±11.14)pg/m 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值D3(82.56±13.47)%、CD4(46.71±5.84)%、CD8(24.41±2.85)%、CD4/CD8(1.83±0.5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值D3(73.75±9.26)%、CD4(32.64±4.14)%、CD8(26.78±2.96)%、CD4/CD8(1.52±0.5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疼痛持续时间和溃疡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68±0.95)d、(3.22±0.69)d,观察组疡疼痛持续时间和溃疡面愈合时间分别为(5.78±1.37)d、(5.47±1.61)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为84.7%、97.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促进溃疡处愈合进程,提升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肌腱抗原(TN)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涎腺慢性炎症8例,良性肿瘤50例。恶性肿瘤57例中TN的表达。结果:在恶性肿瘤中,TN表达强度高于良性肿瘤和慢性炎症组织,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神经血管侵犯组与无神经血管侵犯组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在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TN可能调节着涎腺肿瘤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Wnt信号通路在许多恶性肿瘤包括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WIF-1可以抑制Wnt通路的活性,但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导致WIF-1基因沉默,使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并引起肿瘤.EGCG是一种去甲基化因子,本实验拟验证其去甲基化和对WIF-1基因的再激活作用.方法 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DNA测序及RT-PCR分析技术来测定WIF-1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及WIF-1的表达,利用Westernblotting分析技术测定细胞质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EGCG的浓度在0~50 μM时,在72 h培养期内对H460、A549及HCT116细胞系无细胞毒作用.在H460及A549细胞系内发现启动区域的甲基化.EGCG处理H460后WIF-1启动区域甲基化水平由77.6%降至27.6% (P <0.05),而处理A549后则由76.5%降至28.6% (P <0.05).使用EGCG后显示肺癌细胞系WIF-1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及WIF-1表达恢复.结论 EGCG在逆转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再激活WIF-1基因中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在兔下颌骨缺损成骨修复中的作用,研究bFGF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缓释后的作用效果。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bFGF胶原海绵组、胶原海绵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随后外科手术建立兔双侧下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实验各组放入相应生物材料。术后2、6周分别处死两组兔,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CT影像学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缺损愈合均为二期愈合(间接愈合)方式,术后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实验组形成成纤维细胞或类骨质、骨质的速度较对照组快,生成数量较对照组多,分布也较均匀;CT观察显示实验组骨创愈合速度较快。结论复合bFGF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在骨缺损的愈合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胶原蛋白海绵还能在缺损早期发挥促凝血功能,减少动物出血损伤,加速血肿形成和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处理心脏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方法:本组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有23例,分析各种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观察其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本组23例中,心律失常17例,因心衰死亡2例,呼衰2例,术后大出血1例,远期出现血尿1例。结论:术后心律失常最常见,心衰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仔细、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