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晕新月状切口治疗ⅡB|Ⅲ度男性乳房发育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晕新月状切口治疗ⅡB,Ⅲ度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4年来采用乳晕新月状切口治疗ⅡB,Ⅲ度男性乳房发育症,共25例41侧乳房.结果 每侧乳房切除120~400 g组织.术后5侧乳头、乳晕表皮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早期部分患者乳头、乳晕区轻度凹陷,以后逐渐恢复.随访4~48个月,切口疤痕不明显,外观满意.结论 乳晕新月状切口治疗ⅡB,Ⅲ度男性乳房发育症,操作简便,创伤小,疤痕隐蔽,美体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性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是近年研究病毒在人类致癌作用中受到关注的信号传递蛋白。其中LMP1能在体外转化正常人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这种非受体蛋白可通过细胞内多种信号传递系统,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增生和凋亡,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作为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之一,EBV具有能在体内及体外感染人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专一性,并使受感染细胞生长转化,无限期传代达到“永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HIE患儿分轻、中、重度绍及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HIE时血清AST、LDH、CK、α-HBDH的活性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尤以CK、CK-MB升高明显,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重、中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酶谐的检测可作为HIE临床分度的指标之一。监测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能较好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HIE时有无心肌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基因多态性在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83例初诊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术前均未给予任何针对乳腺癌的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墓因型.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采用卡方分析进行检验.结果 83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分布情况为:(1)3R/3R、2R/3R及2R/2R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8.7%、27.7%、3.6%;(2)按G→C单核苷酸多态性细分,2R/2R,2R/3C,2R/3G,3G/3G,3C/3C及3G/3C 6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6%、19.3%、8.4%、19.3%、37.3%及12.1%;(3)+/+6 bp、+/-6 bp及-/-6 bp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4%、50.6%及41.0%;(4)3种基因多态性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另外TS 5′-UTR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P=0.019)、Ki67(P=0.022)相关,TS 3′-UTR多态性与发病年龄相关(P=0.002),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1).结论 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3R/3R、-/-6 bp基因型频率较高;TS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乳腺实质逐渐出现萎缩、退化甚至消失,这一生理性的过程称为年龄相关的小叶复旧.小叶复旧是不可逆的、系统性的个体化过程,与包括乳腺密度在内诸多乳腺癌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被认为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精神和情绪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递质分泌失调,尤其是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过多的儿茶酚胺类激素除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外,还能导致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之首的恶性肿瘤,尽管预后相对较好,但一部分患者最终还是因复发、转移而危及生命。乳腺癌患者术后由于担心肿瘤复发,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这些不良情绪导致的肾上腺激素分泌紊乱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刺参糖胺聚糖对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I型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Vero细胞为靶细胞,接种HSV-1SM44毒株,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刺参糖胺聚糖,观察细胞病变和定量PCR检测刺参糖胺聚糖的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以HSV-1SM44毒株颅内接种感染小鼠,4h后以不同剂量的刺参糖胺聚糖灌胃,观察刺参糖胺聚糖对感染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刺参糖胺聚糖浓度在1.6mg·mL-1以上时,表现出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在0.25~0.2mg·mL-1浓度范围表现出抗病毒活性,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颅内感染小鼠刺参糖胺聚糖灌胃后,存活时间延长,死亡数明显减少;且呈一定正相关.结论 刺参糖胺聚糖具有抗HSV-I、保护HSV-I感染小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新发乳腺癌病例123例,剔除拒绝采集血液标本的病例后得到乳腺癌患者43例。以该43例乳腺癌患者为病例组,以同社区、同年龄(±3岁)为配对标准,选择经临床检查或病理诊断排除乳腺癌的女性为对照组,按照1∶1进行配对,最终入组病例及对照共43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进行配对t检验、χ2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病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瘦素比值(A/L)低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与乳腺癌密切相关(OR=6.33,95%CI:1.87~21.40,P<0.01)。结论人群中乳腺癌患者较非乳腺癌患者有较低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高的血清瘦素水平。A/L与乳腺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此相关性明显优于单独脂联素或瘦素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经历了正常上皮、癌前病变最终形成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是乳腺癌预防的有效靶点。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相关模型可以开展药物或行为干预的预防研究。目前尚没有公认的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因此,我们开展此项研究以期建立化学诱导的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方法: 对SD(Sprague Dawley)大鼠给予药物(包括致癌剂、雌激素和孕激素)处理,通过触诊或超声辅助检查发现肿瘤或可疑肿瘤,并予以手术切除进行病理确诊。在此基础上,先后进行了4次连续性的实验分别确定致癌剂的选择(DMBA或MNU)、致癌剂给药方式、雌孕激素干预周期和DMBA的剂量。 结果: 借助与超声检查和传统触诊,联合应用DMBA (0.15mg/kg,分3次给药) 和雌孕激素序贯给药(5天为1周期)的方式可以在SD大鼠中诱导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 结论: 利用SD大鼠建立乳腺癌前病变模型是可行的,本实验建立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进行后续的一系列药物干预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受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将其阻断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变化。 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乳腺癌MCF-7(ER阳性)和MDA-MB-231(ER阴性)细胞中α1、α2、β1、β2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MTT法分别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卡维地洛(非特异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或两种联合作用后两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MCF-7和MDA-MB-231细胞均有α与β肾上腺素受体表达,但受体亚型表达水平不同,MCF-7细胞α1、β1受体表达相对较强,α2、β2受体表达相对较弱,MDA-MB-231细胞则与MCF-7相反;卡维地洛能明显抑制两株乳腺癌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时间与浓度依赖趋势,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去甲肾上腺素能明显促进两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但与卡维地洛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被明显拮抗,并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乳腺癌细胞同时不同程度地表达α、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非特异性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