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细胞病理检查与诊断以微创或无创、价廉、耗时短、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点,成为疾病筛查或/和诊断的手段之一,在临床各专业领域广泛开展。本文探讨细胞病理检查与诊断在病理性乳头溢液诊断中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4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162例行病理性乳头溢液细胞病理诊断标本及其中55例行乳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标本。通过与组织病理对照,观察溢液的肉眼特性、细胞病理诊断特点及乳腺肿物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病变的关系。结果:细胞学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肿瘤的准确率为90.9%(20/22),诊断乳腺癌、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炎症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100%(4/4,10/10,4/4)。浆液性溢液49.4%(80/162),血性33.3%(54/162),水样12.3%(20/162),乳汁样4.94%(8/162);55例组织活检病例中血性溢液67.3%(37/55),由导管内乳头状瘤导致者48.6%(18/37),乳腺癌导致27.0%(10/37);90.9%(10/11)乳腺癌溢液表现为血性溢液。溢液伴可触及乳腺结节者19例(19/55),未触及乳腺结节但影像学检查异常者36例(36/55);乳腺癌占溢液伴可触及乳腺结节者的42.1%(8/19);导管内乳头状瘤占溢液伴未触及乳腺结节者的61.1%(22/36),乳腺癌占8.3%(3/36)。结论:结合乳头溢液的肉眼性状、乳腺肿物的体查或(和)影像学检查及溢液细胞病理诊断的较高准确率,溢液细胞病理检查与诊断可以作为病理性乳头溢液临床筛查及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助行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早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8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腋式拐杖的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框架式助行器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半年内跌倒率、假体松动率、股骨柄假体下沉位移和生活质量评分、髋关节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内,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均没有发生跌倒情况;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股骨柄假体下沉位移、假体的松动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髋周或者大腿疼痛程度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而在髋关节功能状况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腋式拐杖助行的方式效果优于框架式助行器的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假体早期稳定性,同时可减轻疼痛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用腋式拐杖的方案相较于框架式助行器,效果更显著,推广应用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却没有明显改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过表达,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等方面密切相关,是最有前途的特异性肿瘤靶向治疗分子之一。此外,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常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尤其是在女性、非吸烟者、肺腺癌和亚洲人种中,这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抗体的运用在鉴别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意义。方法:胸水细胞块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N25例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细胞和20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及钙结合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在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细胞角蛋白-7联合标记胸水肺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联合标记胸水增生性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抗体检测胸水细胞块对鉴别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2例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刚潮  雷亚丽 《吉林医学》2011,(20):4078-4079
目的:探讨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6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均采用双极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可吸收薇乔线套圈套扎阑尾根部,腹腔内无钛夹残留。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3.5 min。术后全部治愈,无出血、阑尾残段瘘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低,可避免腹腔异物残留引起的后遗症,术后治疗费用低,该手术方法安全可靠,且容易掌握,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普通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抗原(CD1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0、SMA、P63在6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或纤维腺病、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增生病变(1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纤维腺病及13例乳腺导管上皮轻、中及重度非典型增生病例)中,三种抗体均显示病变导管周围肌上皮层完整阳性,呈花环状结构,染色强度均为2+-3+;在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例中,显示肌上皮细胞层3+完整阳性的导管数/病变导管总数的结果分别是:CD10抗体为92/384(23.96%)、SMA抗体为185/384(48.18%)、P63为80/384(20.83%)。三种抗体在肌上皮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有差别(P〈0.05)。另外,SMA抗体染色有6/15(40%)病例显示所有导管肌上皮层2+/3+完整阳性,CD10和P63抗体各为4/15(26.7%)病例阳性。抗体表达阴性率分别为CD10:170/384(44.27%),SMA:74/384(19.27%)、P63:127/384(33.07%);在30例乳腺浸润癌(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三种抗体染色肌上皮细胞均显示阴性结果。结论CD10可成为继SMA,P63后又一个肌上皮细胞标记抗体,对判断乳腺疾病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本院急诊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了程序化、规范化急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患者男,58岁.因右腰部疼痛3个月余人院.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扣击痛.超声显示,右肾内可见一126mm×90mm的实质性非均质包块,边界不清,形态尚规则,集合系统显示不清,考虑肾癌可能性大.MBI显示,右肾弥漫性增生,考虑慢性炎症,以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可能性大,不完全除外肿瘤.病理检查:送检肿瘤组织一块,3cm×1.4cm×0.8cm大小,不规则,切面灰白,质地中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诊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经腹腔镜探查的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腹部外伤患者均于镜下作出诊断,诊断准确率100%。46例于镜下完成探查手术(其中探查阴性10例及腹膜后血肿2例未作特殊处理),16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100min,住院时间3—24d,平均9d。所有患者均治愈,无肠漏、腹腔内大出血、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探查术应用于急诊腹部外伤具有创伤小、诊断准确率高、恢复快以及诊断和治疗兼顾等优点,可有效地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