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正隐睾症是儿童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畸形之一,按照隐睾位置不同分为外环口型隐睾、腹股沟型隐睾及腹腔型隐睾[1]。手术是治疗隐睾最主要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术式有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开放隐睾下降固定等,不论哪种类型的隐睾,行睾丸下降后均需在阴囊做一切口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目前临床常采用阴囊中部切口固定睾丸[1],该术式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应用广泛,然而术后易出现阴囊血肿、感染、切口裂开、睾丸脱出等情况以及切口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1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进分析。结果71岁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颈部包块3月,无疼痛不适及吞咽困难。镜下可见甲状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伴大量小圆形肿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小,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胞质少,核膜、核仁清晰,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呈弥漫性及结节性分布,并向甲状腺内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20( )、K链( ),不表达CK(-)、CK18(-)、Syn(-)、NSE(-)、λ链(-)、CD45RO(-)。结论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非常少见,一般见于成年或老年女性。应与类癌及桥本氏甲状腺炎鉴别,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我院7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临床和病理学观察,并随访。结果:7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构型可分为实体型、小梁型及腺样型。免疫组化表型7例Syn全部表达,NSE有4例表达,CgA仅1例表达,CD56仅1例表达,CKpan有2例表达,CKlow 5例表达。本组病变均位于距肛门8cm以内,直径≤1cm者6例,病变均位于黏膜固有层;直径>1cm者1例,浸润黏膜下层。有6例Ki-67阳性指数为1%,仅1例Ki-67阳性指数约5%。随访7例患者均存活。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低度恶性肿瘤,一般只浸润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很少浸润肠壁肌层,也很少发生转移,预后一般较好,手术切除治疗是其首选和最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Brisson术治疗重度及合并明显肥胖的隐匿性阴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的96例重度隐匿性阴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明显肥胖53例。患儿年龄1岁~11岁9个月,平均5岁3个月。采用阴茎阴囊正中纵切口替代阴茎阴囊交界处楔形皮肤切口,充分暴露术野;充分松解并切除阴茎周围异常肉膜及筋膜组织;利用原位推进及旋转皮瓣匹配包皮内板,完全去除皮肤狭窄。术后定期随访,采用Boemers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包皮皮瓣无感染、坏死发生。93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6个月,平均2年4个月。术后48 h内出现2例阴囊血肿、5例阴茎皮肤水肿,1例术后1个月阴茎阴囊角切口瘢痕增生。90例患儿阴茎体显露良好,立位及端坐位均无阴茎体退缩,家属对阴茎外观满意;3例显露一般,端坐位时阴茎部分回缩入耻骨前脂肪,阴茎皮肤附着部分松脱,影响外观。结论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重度及合并明显肥胖的隐匿性阴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尿道下裂修复手术中阴茎腹侧Buck筋膜重建技术的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共收治43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年龄7个月至8岁2个月,中位年龄1岁4个月。初次手术40例,其中重度尿道下裂36例,包括阴茎阴囊型10例、阴囊型15例、会阴型11例;先天性短尿道4例。合并症情况:合并明显阴茎阴囊转位35例;阴茎显露不良21例;隐睾7例9侧;腹股沟斜疝3例。另外3例为尿道下裂外院手术后残留阴茎Ⅳ型下弯。术中用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后,采用阴茎腹侧Buck筋膜重建技术进行成形尿道的覆盖。观察患儿术后近期尿流率、并发症发生情况、HOSE评分。结果 43例手术均一期完成,重建尿道2. 5~7. 5 cm,平均3. 8 cm;同时完全矫正阴茎阴囊转位、阴茎显露不良、隐睾和斜疝;患儿随访时间5~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阴茎伸直满意,阴茎阴囊转位均矫正,外观满意。28例完成尿流率检查,尿流率4. 5~12. 8 m L/sec,平均8. 2 m L/sec。HOSE评分为13~16分,平均15. 1分。一次手术成功率93%(40/43),术后发生尿瘘3例,1例术后1个月自行愈合,2例尿瘘患儿术后半年以上行尿瘘修补术获得成功;阴囊感染1例,切口引流后痊愈;无尿道狭窄、皮肤坏死、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阴茎显露不良3例。结论应用阴茎腹侧Buck筋膜重建技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阴茎上移法治疗小儿阴茎阴囊转位(penoscrotal transposition,PST)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3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6例PST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阴囊M形皮瓣法(A组),25例采用阴茎上移法(B组)。两组患儿年龄及PST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1,P=0.626;χ^(2)=0.710,P=0.790)。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PST矫正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尿道损伤。B组手术时间(70.36±9.76)min,较A组(96.62±13.18)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3,P=0.000)。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3.2个月。A组术后发生皮肤坏死5例(23.8%)、瘢痕增生6例(28.6%),B组各发生1例(4.0%);B组上述两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9,P=0.047;χ^(2)=5.341,P=0.021)。术后6个月PST矫正评价,A组完全矫正15例、不完全矫正6例,B组完全矫正24例、不完全矫正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1,P=0.021)。结论采用阴茎上移法矫正小儿PST不仅手术操作简便,还能同时矫正阴囊分裂,术后并发症少,阴茎阴囊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多为顺行性肠套叠,即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内。逆行肠套叠罕见,且多发生在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后~([1])。原发性逆行肠套叠则更加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超声对肠套叠的诊断成功率可达90%以上~([2,3]),但逆行肠套叠从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CT等检查结果中难以与顺行肠套叠进行明确鉴别。空气压力灌肠及整复是确诊及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常用方法,文献报道原发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可达95%以上[4]。近年来许多医疗单位采用超声监测下加压生理盐水灌肠亦取得良好效果~([5])。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了1例小儿原发性回肠-回肠套叠,因超声诊断的局限以及放射影像诊断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