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了解层流ICU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状况,为降低医院ICU感染率及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12月的层流ICU病房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菌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4株),占58.06%,其次真菌(26株),占27.96%,革兰阳性菌(13株),占13.98%,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率为17.55%。结论:层流ICU下呼吸道院内G^+感染率下降,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强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监测及统计分析对临床经验性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1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内充填减压椎体松质骨植骨融合,单间隙减压采用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并行带锁钢板固定。结果11例均获随访,平均15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的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及螺钉折断、椎间融合器滑脱、植骨不融合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50min(120~240min),JOA评分由平均术前8.3分上升至术后13分。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36例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了不带胫后动脉主干的逆行窄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 36例皮瓣除1例皮瓣远端约1cm浅表坏死外,全部成活,创面伤口愈合.结论 采用不带胫后动脉主干的逆行窄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不需牺牲肢体主干血管,特别是当胫前血管损伤后必须保留胫后血管通路时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乌司他丁抢救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因各种原因并发NPE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未取得疗效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和呼吸机亚低温乌司他丁治疗(综合组),经治疗后1h,2h观察患者肺部罗音及SaO2,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两种方法比较,治疗后2h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比较P〈0.05,综合治疗组取得更好疗效,且总生存率上升。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乌司他丁治疗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肺水肿得到缓解且效果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9月应用LPHP治疗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23~78岁,平均59.6岁,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32例,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58例患者随访时间5—24月,平均11.2月。骨折愈合时间9.2周。根据Neer评分,优良率为81%,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LPHP利用有限的组织剥离和牢固的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符合当今骨折治疗理念,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值得优先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NPE病人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3~85岁,平均54.3岁。入院时原发病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4例,脑血管意外17例,癔病持续状态3例,药物中毒1例。随机分为两组,机械通气组13例,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组1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合并周围神经异常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MS合并周围神经异常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全身或局部肌无力,不同程度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麻木感、面瘫、吞咽困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肌电图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损害表现: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波幅减低,远瑞潜伏期延长。25例神经肌活检见周围神经髓鞘脱失,少数还可继发轴索变性。结论MS合并周围神经异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MS,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肌电图可提示周围神经损害,神经活检发现有脱髓鞘改变或髓鞘变薄等;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髓鞘存在着共同的抗原成分,攻击靶器官为CNS和PNS髓鞘的共同成分时则表现为中枢和周围的同时受损。  相似文献   
8.
李广海  钟德和  肖莉 《江西医药》2008,43(12):1310-1311
目的总结单切口双入路Ⅰ期前方融合 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8年6月应用Ⅰ期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植骨重建) 后路钉棒固定治疗14例胸椎及胸腰结核。所有患者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术后继续全身化疗9~12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均明显改善随,随访无明显加重。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痛疼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单切口双入路Ⅰ期前方融合 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段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可行,有效,能同时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等问题,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2岁以上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 股骨近端截骨。结果:12例均获随防,时间为6月~68个月,平均27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有无跛行、髋关节有无痛疼、X线骨盆平片进行评价,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开放复位、de-ga骨盆截骨 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将患儿髋关节病理改变一次纠正达到正常。手术科学合理,年龄适应范围较广,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且治疗原理更符合髋关节的正常生理特点,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ivided reducible fixed system,DRFS)经后路治疗腰骶部不稳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6年6月应用DRFS经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骶部不稳患者3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11例,Ⅲ度滑脱5例。病变位于L4,523例,位于L5,S19例。结果32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防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5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达84.4%。融合率按Lenke标准分级:A级65.6%、B级25%、C级9.4%。疗效按Asher评价标准分级:优19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结论DRFS具有良好的复位与固定作用,是目前治疗腰骶部不稳理想的内固定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