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资料。其中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自体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7~62岁,平均32.4岁。同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异体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67岁,平均34.2岁。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结果 自体组手术时间[(85.5±11.5) min]长于异体组[(58.1±10.2)min],发热天数异体组[(5.5±1.5)d]长于自体组[(2.5±1.2)d]。自体组23例随访(33.5±6.7)个月,异体组26例随访(28.5±6.7)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自体组术前(62.3±8.2)分,术后(95.1±7.5)分;异体组术前(60.2±8.4)分,术后(94.8±5.5)分。5例患者(自体组3例、异体组2例)在不平地面行走时,踝关节有残余不稳定。自体组1例患者平整地面行走踝关节有残余不稳定。自体组无一例膝部肌腱供区功能障碍。术后AOFAS评分自体组16例为优,5例为良,2例为差;异体组17例为优,5例为良,4例为差。应力位X线片示自体组距骨倾斜角平均由14.0°减少到3.8°,异体组平均由13.0°减少到3.6°;距骨前移距离自体组平均由12.3 mm减少到4.6 mm,异体组平均由11.5 mm减少到4.3 mm。结论 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自体肌腱愈合时间较异体肌腱快,而异体肌腱具有损伤小,手术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背景:成人跟距联合手术治疗方案临床报道较少,术后的功能评估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跟距联合术后功能的相关因素,从而决定更好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4例行跟距联合术的患者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19~53岁,平均31.5岁。根据术前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决定手术方案。记录患者年龄、跟距联合分型、跗骨联合的大小、有无距下骨关节炎、后足的外翻角度。应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表(AOFAS-AH)和踝关节Karlsson-Peterson评分对患者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对上述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获得平均19.5个月的随访(4~33个月)。单纯联合切除术19例,其中4例进行三角韧带修补,1例行外侧韧带重建,1例行跟骨截骨内移术。距下关节融合术5例,其中3例患者仍有疼痛症状。术后的AOFAS评分和Karlsson-Peterson评分均明显改善。经Logistic回归分析,距下关节骨关节炎是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而跟距联合分型、跗骨联合的大小和后足的外翻角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距下关节骨关节炎影响跟距联合患者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即使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上颈椎(C1,2)不稳定可以导致上颈髓损伤,引起四肢瘫痪,甚至因膈肌和腹肌的呼吸肌瘫痪而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上因退变、肿瘤及感染诱发等因素引起的上颈椎不稳,当受到低能量损伤时可出现颈髓受损的症状,易导致误诊,本文对上颈椎不稳导致脊髓损伤的诊断(临床和影像)、急救措施以及入院后综合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6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5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32.4岁(17~62岁)。踝关节初次扭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6~38月,平均17.3个月。本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采用相同的微创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热天数、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术前术后均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标准,VAS评分分别评估手术前后疗效、供区功能影响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5~98 min,平均(85.5±11.5)min,术后发热天数1.5~4 d,平均(2.5±1.2)d,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86个月,平均(58.5±7.4)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术前(62.3±8.2)分,术后(95.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患者行走在不平的地面上有残余的不稳定。3例患者平地行走仍有残余不稳定。所有患者无膝部肌腱供区功能障碍。术后AOFAS评分31例患者为优,9例为良。术后应力位摄片距骨倾斜角平均由14°减少到3.7°(P〈0.01),距骨前移距离平均由12.4 mm减少到4.5 mm(P〈0.01)。结论使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发热时间短,无排斥反应。自体肌腱愈合康复过程快,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合成成骨生长肽(synthetic 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sOGP) 对在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OPG-/-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的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取OPG-/-小鼠股骨,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各自培养条件下分为实验组(OGP组)、空白对照组(CON组)和阳性对照组(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group,BMP-2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结果 OGP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LG-DMEM和矿化液的培养条件下,对OPG-/-小鼠BMSCs 起到增殖作用,在第3、5天均高于CON组和BMP-2组(P<0.05);OGP组对ALP表达的影响与CON组相似,而与BMP-2组存在较大差异,BMP-2组在所有不同血清浓度条件下的第3、5天ALP活性均高于CON组和OGP组(P<0.05)。结论 OGP组对OPG-/-小鼠BMSCs的增殖作用要求较高血清浓度的体外培养条件,但在ALP的分化活性方面弱于BMP-2组。  相似文献   
6.
背景:合成成骨生长肽在体外可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体内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应用小鼠全基因组芯片筛查合成成骨生长肽作用下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索成骨生长肽作用下可能影响到的基因与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应用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鼠全基因组Oligo芯片,筛选成骨生长肽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验证部分与增殖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聚类分析及通路分析来探索成骨生长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芯片结果显示,成骨生长肽作用后使346条基因表达下调,121条基因表达上调。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经BioCarta通路分析,涉及6条通路蛋白;经KEGG通路分析,涉及12条通路。成骨生长肽对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涉及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其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其促增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合成成骨生长肽在体外可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体内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应用小鼠全基因组芯片筛查合成成骨生长肽作用下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索成骨生长肽作用下可能影响到的基因与信号传导通路。 方法:应用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鼠全基因组Oligo芯片,筛选成骨生长肽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验证部分与增殖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聚类分析及通路分析来探索成骨生长肽的作用机制。 结果与结论:芯片结果显示,成骨生长肽作用后使346条基因表达下调,121条基因表达上调。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经BioCarta通路分析,涉及6条通路蛋白;经KEGG通路分析,涉及12条通路。成骨生长肽对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涉及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其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其促增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合成成骨生长肽在体外可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体内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应用小鼠全基因组芯片筛查合成成骨生长肽作用下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索成骨生长肽作用下可能影响到的基因与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应用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鼠全基因组Oligo芯片,筛选成骨生长肽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验证部分与增殖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聚类分析及通路分析来探索成骨生长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芯片结果显示,成骨生长肽作用后使346条基因表达下调,121条基因表达上调。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经BioCarta通路分析,涉及6条通路蛋白;经KEGG通路分析,涉及12条通路。成骨生长肽对OPG-/-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涉及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其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其促增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关节负重 X 线侧位片在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复位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3 月至 2012 年 10 月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接受重建手术治疗的 17 例患者资料,男 9 例,女 8 例;年龄 17~64 岁,平均 40.2岁。Takakura 踝关节炎退变分级:1 级 7 例,2 级 4 例,3 级 6 例。接受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5 例,踝上胫骨截骨术 5 例,踝上腓骨截骨延长术 2 例,踝上胫腓骨截骨术 5 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负重 X 线正位片胫腓间隙,踝穴位 X 线片内踝间隙、胫腓间隙和胫腓重叠距离,X 线侧位片胫骨侧面角、胫骨轴线与距骨顶关节面中心的位移差(x 值)和胫距关节面圆心位移差(d 值)。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7 例患者均获 9~32 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1~14 周;未见踝关节退变等级加重。手术前、后负重 X 线正位片上胫腓间隙、踝穴位 X 线片上内踝间隙、胫腓间隙和胫腓重叠距离比较无差异;胫骨侧面角[术前(76.9°±4.1°)与术后(80.9°±5.2°)]、x 值[术前(10.8±2.1)mm 与术后(2.0±0.5)mm]、d 值[术前(4.5±1.5)mm 与术后(2.2±1.0)mm]比较均有差异。术前 AOFAS 踝与后足评分为(45.7±15.9)分,末次随访时为(82.0±9.9)分。结论 负重 X 线侧位片可以辅助判断踝关节复位情况,即使负重正位及踝穴位 X 线片示测量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X 线侧位片示相关指标仍可出现明显畸形;X 线侧位片示踝关节解剖复位的标准是胫骨轴线通过距骨顶关节面中心、胫距关节面平行。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在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中,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2条途径,而且受到众多信号传导通路调控.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简要介绍BMWSmads、Runx2/osterix、Hedgehog、Wnt/β-Catenin和MAPK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