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资料。其中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自体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7~62岁,平均32.4岁。同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异体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67岁,平均34.2岁。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结果 自体组手术时间[(85.5±11.5) min]长于异体组[(58.1±10.2)min],发热天数异体组[(5.5±1.5)d]长于自体组[(2.5±1.2)d]。自体组23例随访(33.5±6.7)个月,异体组26例随访(28.5±6.7)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自体组术前(62.3±8.2)分,术后(95.1±7.5)分;异体组术前(60.2±8.4)分,术后(94.8±5.5)分。5例患者(自体组3例、异体组2例)在不平地面行走时,踝关节有残余不稳定。自体组1例患者平整地面行走踝关节有残余不稳定。自体组无一例膝部肌腱供区功能障碍。术后AOFAS评分自体组16例为优,5例为良,2例为差;异体组17例为优,5例为良,4例为差。应力位X线片示自体组距骨倾斜角平均由14.0°减少到3.8°,异体组平均由13.0°减少到3.6°;距骨前移距离自体组平均由12.3 mm减少到4.6 mm,异体组平均由11.5 mm减少到4.3 mm。结论 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自体肌腱愈合时间较异体肌腱快,而异体肌腱具有损伤小,手术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17日至18日,2010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受徐向阳主任邀请,国际著名足踝外科专家、欧洲足踝外科协会主席、瑞士Liestal医院骨科主任Beat Hintermann教授在论坛上作了"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术选择"的精彩报告,在与会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笔者有幸作为当时演讲的同声翻译,亦觉得受益匪浅.现将该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与广大骨科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踝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和评价踝关节周围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炎的指征、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5 年2 月至2011 年5 月, 采用踝关节周围截骨手术治疗65 例踝关节炎患者。女43 例, 男22 例;年 龄35~74 岁, 平均55.5 岁。Takakura 踝关节炎分级:2 级29 例, 3 级32 例, 4 级4 例。接受单纯踝上胫骨 截骨20 例, 踝上胫腓骨截骨12 例, 踝上胫骨截骨合并跟骨截骨30 例, 踝上胫腓骨截骨合并跟骨截骨3 例。合并行三关节融合术者3 例, 距舟关节融合术者2 例,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者4 例。对43 例患者施 行踝关节内外侧软组织松解和韧带重建手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正、侧位X 线片上胫骨前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 TAS)和胫骨侧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 TLS)差异。应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 后足与踝关节评分(AOFAS-HA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59 例患者获得平均 35.7 个月(7~94 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 平均骨愈合时间为7~8 周。AOFAS 评分自术前 平均49.7 分提高到术后12 个月时的平均78.6 分。TAS 术前平均86.1°, 术后6 个月平均93.9°。TLS 不 正常者5 例, 术前平均70.0°, 术后6 个月时平均81.5°。5 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延迟愈合, 经伤口护理后 愈合。42 例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15 例患者比较满意, 2 例患者满意度一般。 结论 踝关节周 围截骨术治疗非对称性踝关节炎有效, 选择合适指征的患者, 能够减轻病变处关节软骨的负荷, 延长自 身关节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比较筋膜反转法与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73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筋膜反转法治疗,为筋膜反转组,男54例,女19例;平均(47.6±1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2±4.2)d.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82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直接吻合法治疗,为直接吻合组,男65例,女17例;平均(43.7±8.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1±5.3)d.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单足提踵试验结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 155例患者术后获13~114个月(平均63.5个月)随访.筋膜反转组和直接吻合组的跟腱二次断裂率分别为4.1%(3/73)、2.4%(2/82),单足提踵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3.7%(10/73)、8.5%(7/82),背伸小于对侧足50%的阳性率分别为23.3%(17/73)、18.3%(15/82),跖屈小于对侧50%的阳性率分别为12.3%(9/73)和6.1%(5/82),满意率分别为82.2%(60/73)、80.5%(66/82),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分别为(97.2±9.4)分和(94.3±12.1)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率分别为15.1%(11/73)、3.7%(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9,P=0.013).结论 筋膜反转加强跟腱修补并不能减少跟腱的再次断裂,却有可能导致伤口的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74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15~63岁,平均39岁.患者至少有半年以上的病史,有两次以上的反复扭伤史.所有患者均行6周以上的保守治疗.4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改良的Brostrom术12例,Myerson法8例,Chrisman-Snook法21例.对其他并发的病理问题需同时处:其中腓骨肌腱滑脱加固术6例,跟腱挛缩延长术9例,跟内翻截骨外移术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清理打孔13例.结果 本组74例患者,通过术前的保守治疗,21例功能性不稳定的患者症状缓解,53例合并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的患者中,10例症状缓解,2例不愿意手术治疗,4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有随访资料的39例;33例未手术的患者中,有随访资料的28例.共随访6~91个月,采用Roos功能结果评分法进行结果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86.24,保守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97.34.结论 本组74例患者,通过术前的保守治疗,21例功能性不稳定的患者症状缓解,53例合并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的患者中,10例症状缓解,2例不愿意手术治疗,4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有随访资料的39例;33例未手术的患者中,有随访资料的28例.共随访6~91个月,采用Roos功能结果评分法进行结果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86.24,保守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97.34.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tures and key point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complex midfoot injury retrospectively.Methods Twenty-two cases of complex midfoot injury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3 to June 2008, including 8 cases of open fracture and 5 cases of complicated soft tissue defects.Thirteen were emergency cases and the other 9 chronic ones were referred from other hospitals.In the emergency cases, only 1 underwent arthrodesis of the navicular and middle and lateral cuneiform and the others ha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In the referred cases, 2 received talar-navicular arthrodesis, 3 Lisfranc arthrndesis (accompanied by distal hallux amputation in 1), 1 navicular-cuneiform arthrudesis and 1 Chopart arthrndesis, 1 medial column amputation and 1 lateral column reconstruction.In the cases of soft tissue defects, 4 underwent free serratus anterior transfer, and 1 had transfer of distally-based sural fas-eio-cutaneous flap.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OFAS) scor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 to 44 (average, 17.5) months.The main sequelae of the emergency cases were pain after long time waking, which was relieved following local injection of steroid and NIADs in 2 cases.Of the referred cases, pain and fatigue after walking were reported in 2, callus and pain under the 4th and 5th metatarsal heads in 2, and the whole foot rigidity and atrophy of the intrinsic muscle with severe pain while walking in 1.The case of medial column amputation developed medial arch collapse and valgus of hind foot.The mean AOFAS score for the emergency cases was 80.3± 8.7 and for the chronic ones was 60.1±16.3.Conclusion For complex midfoot injury, good results can only be obtained by early operation, anatomic reduction and stable fixation on the basis of en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al anatomy and traumatic pathology.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复杂中足损伤的临床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的特点及要点.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问收治22例复杂中足损伤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8例,伴有软组织缺损者5例.急诊收治患者13例,另9例为外院已处理的患者.急诊患者中仅1例行舟骨和中间、外侧楔骨的关节融合,其余均行复位和内固定.转诊患者:2例行距舟关节融合,3例行Lisfranc关节融合伴1例行趾近节截除,1例行舟楔火节融合,1例行跗横火节融合,1例行内侧柱截除,1例行外侧柱重建.5例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4例行游离前锯肌移植,1例行腓肠神绛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5~44个月,平均17.5个月.急诊患者随访时的主要后遗症状为长时问行走后疼痛,2例患者经应用局部封闭及非甾体类镇痛药治疗后症状缓解.转诊患者中,2例行走时易疲劳、酸痛;2例外侧第4、5跖骨头跖侧胼胝伴疼痛;1例前、中、后足僵硬,同时存在足内肌较广泛的萎缩,有较重的行走疼痛;内侧柱截除的患者有足弓塌陷、后足外翻的表现,使用特制鞋行走.急诊收治患者AOFAS评分为(80.3±8.7)分,转诊患者为(60.1±16.3)分.结论 复杂的中足损伤应在允分了解功能解剖、创伤病理的基础上早期手术,解剖复位和牢靠同定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微创双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3例大鱼际肌严重萎缩伴捏力较健侧下降,所有患者采用微创双小切口法治疗,术后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患者均无神经、血管和肌腱损伤,无血肿、弓弦状畸形等发生,Kelly评定法优良率达98%。平均随访(26.5±0.4)个月,2例术前大鱼际肌严重萎缩患者的肌肉萎缩明显改善,2例患者腕部Tinel征阳性,所有患者均无疤痕挛缩、烧灼样感和掌侧痛等发生。结论 微创双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V-Y肌腱瓣结合屈(足母)长肌腱转移治疗退变的跟腱断裂的术式、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21例跟腱断裂采用V-Y肌腱瓣结合屈躅长肌腱转移治疗,其中采用铆钉17例,界面螺钉4例.介绍该手术方法,并根据文献和实践总结手术指征.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价标准:优19例,良2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跟腱无再次断裂,无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踝关节活动好,无僵直,无神经血管损伤.行走步态基本正常,对前足推进影响不大.该术式修复强度允许跟腱早期功能锻炼. 结论 采用V-Y肌腱瓣结合足屈(足母)长肌腱治疗跟腱断裂疗效好,该术式适用于跟腱组织退变、炎症和部分缺损(<3cm)患者,术中单纯V-Y肌腱瓣修补强度不够可采用屈(足母)长肌腱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性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共治疗拇外翻足21例,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66.13±6.8)岁。术前拇外翻角度平均47.0±5.4度,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16.3±4.7度,术前按美国足踝外科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评分标准评定,平均26.4±4.5分。全部病人均采用跖趾关节内侧切口,修整关节面后用二枚直径3.0mm空心钉固定。结果术后拇外翻角度平均16±6.5度,较术前平均减小29.3±3.5度(P〈0.01);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9.5±4.7度,较术前平均减小7.4±2.5度(P〈0.01)。术后按美国足踝外科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标准评定,平均87.9±5.1分,平均提高65.1±4.7分(P〈0.01)。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可有效地治疗年龄大、畸形严重、骨质疏松以及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的拇外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