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肢体皮肤剥脱伤术后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肢体皮肤剥脱多为机器、车轮碾挫所致 ,常伴有骨折、肌肉广泛挫伤及肢体远端血运障碍。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11月 ,我们经清创、骨折内固定、皮肤原位植皮术后 ,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 ,肢体皮肤剥脱伤 2 5 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84例。治疗组 2 5 6例 ,男 16 7例 ,女 89例 ;年龄6~ 6 7岁 ,平均 36 .5岁。皮肤剥脱范围 15 cm× 2 9cm~ 2 cm×3cm,手和上肢 10 8例 ,下肢和足 14 8例。合并骨折手术者 131例。术后 2 4小时内高压氧治疗 87例 ,3~ 7天后高压氧治疗16 9例 ,其中 4 2例术后 2 4小时出现皮温低 ,皮色暗…  相似文献   
3.
Ilizarov骨搬移技术轴向偏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5例,股骨上段1例。根据Paley骨缺损分型:B1型6例,B3型4例。观察术后患者发生轴向偏移角度、发生率,并采用Paley评价标准对其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22.0±5.6)个月。3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7例经植骨相应处理后愈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发生冠状位成角3例,成角度数5°~11°,平均(8.7±3.2)°;矢状位成角4例,成角6°~9°,平均(8.5±2.1)°。发生轴向偏移共4例。末次随访时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4例。结论:轴向偏移在Ilizarov骨搬移术后较常见,造成骨愈合延迟及患肢力线不良,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以提高骨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张力带别针骨科线缆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笔者采用张力带别针骨科线缆系统治疗髌骨骨折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4-75岁,平均45.7岁。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愈合。44例手术患者治疗结果按膝关节Hiss评分标准评分,本组优34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5.5%,手术未见短期并发症。结论采用张力带别针骨科线缆系统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59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30 cm×18 cm,最小8 cm×6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5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8个月~3 a,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夏科氏关节病是由法国医生Charcot于1868年在梅毒患者中首先发现,并得到详细描述,也称作神经营养障碍性关节病[1]。是因中枢或周围神经疾病导致患者失去关节深感觉。肢体缺乏保护性反射机制,不能自觉调整位置,使关节常遭受过度的冲击、震荡和扭转性损伤,导致骨端碎裂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10年4月本科应用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新鲜肩锁关节脱位23例。结果:术后获得1~4年随访,平均2.6年,无锁骨钩板豁裂、松动、脱落及缝合锚拔出情况。锁骨钩板取出后无再度肩锁关节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恢复肩关节稳定性,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InterTan与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取简单分样法将此类患者分成对照组(n=21)和研究组(n=21),给予对照组InterTan治疗,予以研究组PFNA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内固定与InterTan钉治疗,PFNA内固定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创伤小,减少出血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要小于应用InterTan钉内固定,所以在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股部肌间隙巨大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0岁,主因发现左股部近端前内侧软组织肿物,逐渐增长0.5 a来诊.入院查体:T 36.7 ℃,P 86次/min,R 20次/min,BP 130/86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利,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左股部近端前侧可见直径约17 cm软组织肿物,高约6 cm,边界清楚,质软,无波动感,皮肤浅表静脉无怒张,皮色正常,推之可活动,无明显压痛,左髋关节屈曲100°挤压肿物,见图1.影像学检查:①X线片示左股骨近端软组织影增厚,密度减低,未见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0.
郑继会  马杰  苑娜  胡思斌  赵均福 《中国骨伤》2008,21(10):757-75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右足8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30cm×18cm,最小18cm×9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