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髌器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0),分别采取镍钛聚髌器、克氏针张力带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观察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切口Ⅰ期愈合;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3±7.6)min和(46.8±8.5)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3±1.5)周、(9.6±1.3)周,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P0.05),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 d至3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至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降低(P0.01)。结论聚髌器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患者疼痛缓解快,具有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良好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科外固定支具结合数控压力充气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5-01-2016-01手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具结合数控压力充气泵的一体式器械治疗,对照组患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的DVT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后的Lysholm及Lysholm不稳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引流量、肢体肿胀程度、凝血综合指数、治疗时间等指标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具结合数控压力充气泵的一体式器械预防骨科手术患者DVT,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显著减少DVT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7岁,因“车祸致左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4h余”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自髋关节至踝关节皮肤及皮下组织整体深层撕脱,仅左髋关节外上方皮肤连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骨髓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65例从患者和18例MDS患者均以“骨髓丹”(分粉剂和胶囊)治疗,用法“骨髓丹”粉剂一瓶4g,每天早上服1次,“骨髓丹”胶囊一粒0.4g,每天晚上服1次,每服6天停服“骨髓丹”1天,连续1月后观察外周血象变化,连续9月后观察骨髓象变化;疗程9月。结果:一疗程治疗后,从总有效率86.15%;MDS总有效率44.44%。结论:“骨髓丹”治疗AA、MDS的机理可能是方剂中某些中药成分含有刺激造血细胞生长的物质,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某些中药成分可使造血微环境改善;并有免疫调节作用,解除造血抑制,有利于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腰椎椎体后缘骨性凸出时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体后缘骨折[1],椎体后缘骨赘,腰后纵韧带骨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骨化。通过CT检查,已能准确诊断。46例患者,采用单纯椎板间开窗切除偏侧型骨凸出及椎间盘突出,双侧对称开窗分割切除中央型骨凸出。治疗效果满意,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17~68岁,平均28.6岁,病程6月~24年,有明显腰部外伤史14例。临床表现:有曲型腰痛及下肢麻痛症状46例,左下肢6例,右下肢8例,双下肢32例。间歇性跛行46例,下腰部局限压痛点伴坐骨神经痛32例,直腿抬高试验50°以下28例,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4例,患肢伸拇…  相似文献   
6.
尽管医学和外科治疗取得重大进步,但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SCI)能力还非常有限。最近几十年,随着干细胞的发现和应用,给临床医生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损伤带来希望。在动物模型上应用胚胎或成体来源的干细胞治疗这些疾病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在临床上,实际技术缺乏、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限制了人们应有合适的干细胞来治疗相关疾病。在最近发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拥有巨大的分化的潜力,使用自体干细胞从而避免宿主排斥反应,为自体移植的选择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道路。在这里,我们将说明制备iPS细胞的方法以及治疗脊髓损伤的优缺点和可行性,探讨iPS细胞制备方法及其向神经组织分化的能力,评估临床使用iPS细胞移植修复损伤脊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在不同年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人群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LDH患者65例,按不同年龄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中段颈椎单发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0例颈椎单发转移性肿瘤的患者采用前路病椎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加钛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术后,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颈部疼痛的VAS评分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随访复查影像学颈椎稳定情况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3个月颈部疼痛的VAS评分分别为7.5+0.7和1.7+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4例,d级6例。术后Frankel分级改善1-2级。结论前路椎体切除,钛网加钛板内固定治疗中段颈椎单发转移性肿瘤患者具有疼痛症状改善明显,充分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重建颈椎稳定性的优点,且取得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orectomy and fusion, ACCF)手术中保留椎体后壁横联结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5年3月~2021年3月行ACCF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ACCF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ACCF手术30例,纳入常规组;保留椎体后壁横联结构的改良ACCF手术30例,纳入改良组。术后获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减压效果(JOA评分)、影像学指标(颈椎曲度、融合节段高度)、手术安全性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共出现7例并发症,其中常规组4例(13.3%),3例为术后肩颈部疼痛,1例声音嘶哑;改良组3例(10%),均为肩颈部疼痛。上述并发症均于1~4周后自行好转。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术后3个月和1年的JOA评分呈持续改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跨伤椎与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4-01-2017-06,收治的胸腰段A型椎体骨折患者64例,其中36例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跨伤椎组),28例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经伤椎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时的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时,两组患者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经伤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伤椎与经伤椎短节段治疗胸腰段A型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但相较于经伤椎内固定而言,跨伤椎固定更能节省费用、避免置钉失误率、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有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