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秦勤  李元海 《安徽医药》2015,(2):209-212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sponse,ERS), ERS参与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发展过程。总结ERS抗凋亡标志物GRP78与促凋亡标志物CHOP在IRI中的作用。 IRI时GRP78与CHOP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明晰GRP78与CHOP参与IRI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与男性比例为1∶(3~10)[1],绝经期女性与男性趋于一致。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于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本文就雌激素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雌激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雌激素主要在卵巢内产生,在人类机体的主要成分是雌二醇(E2),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以及形成女性的副性特征,并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经过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纤溶功能下降是多种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约占纤溶系统抑制物活性的60%,PAI-1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发现PAI-1以来,人们对其血浆水平与多种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普遍认为血浆PAI-1水平升高使纤溶功能下降与多种血栓性疾病有显著的关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PAI-1基因及其多态性给予更大的关注,本文将对PAI-1基因多态性对血浆PAI-1水平的影响及与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血栓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清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尿酸、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病变组,分析不同组别血尿酸、总胆红素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尿酸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总胆红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血尿酸、总胆红素有关。结论:血尿酸升高、总胆红素降低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是冠心病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冠心病病例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新概念。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上述事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的,虽然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纠正严重狭窄,但并不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过程,斑块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研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机理,及寻找稳定斑块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7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5’-核苷酸酶浓度,分析血5’-核苷酸酶和冠心病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5’-核苷酸酶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5’-核苷酸酶减低(p〈0.05),血清5’-核苷酸酶和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结论血清5’-核苷酸酶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与血浆VEGF浓度以及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1849例脑卒中患者和1798例对照者检测了VEGF基因启动子多态-460T/C、-116G/A和 405G/C的频率分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分析多态与脑卒中的独立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浆VGEF浓度。结果:脑卒中组血浆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1±61.9)ng/L、(225±56.3)ng/L;P<0.01];VEGF基因多态-460T/C,-116G/A和 405G/C与血浆VEGF浓度不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119,P>0.05;r=0.173,P>0.05;r=0.144,P>0.05)。未发现VEGF基因多态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具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组血浆VEGF水平升高支持VEGF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VEGF基因5'-调控区多态与脑卒中的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右侧上颌中切牙根折伴颊侧骨吸收患者,采用即刻种植术式并于植入位点放置骨粉、生物膜及PRF膜引导组织再生,联合钛网维持唇侧的成骨空间。最终恢复了前牙唇侧骨板丰满度,保障种植区硬、软组织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升高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LDL)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Clauss法测定 2 3 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血浆Fib水平 ,以密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sLDL在低密度脂蛋白中所占的比例 ,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 1支、2支和 3支病变组 ,观察其与Fib及sLDL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Fib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 C低于对照组 ) ,P <0 0 5,Fib与sL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 (P <0 0 5)。sLDL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r =0 452 ,P <0 0 0 1) ,与Fib水平呈正相关 (y =4 17x + 4 4 67)。结论 sLDL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Fib与sLDL呈正相关 ,Fib可能间接地对冠心病发病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