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哈勃钉内固定植骨联合桡骨茎突筋膜骨瓣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治疗的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11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切开复位哈勃钉内固定植骨联合桡骨茎突筋膜骨瓣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哈勃钉内固定联合松质骨植骨).比较2组临床...  相似文献   
2.
肱骨髁上骨折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德富  申运山  朱雁  陈默 《中国骨伤》2009,22(2):104-105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髁上骨折103例,其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3~12岁,平均7.4岁。根据手术入路分肘内侧切口(A组)37例,肘外侧切口(B组)35例及肘后侧切口(C组)31例.比较术后肘关节仲屈功能丢失和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8个月~8年,平均32个月。发生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A组6例,B组6例,C组25例,C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发生肘内翻:A组8例,B组17例,C组7例,B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3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有不同疗效,肘外侧切口肘内翻发生率较高,肘后切口肘伸屈功能明显降低,肘内侧切口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高能损伤或内固定操作不当常导致胫前皮肤软组织坏死致胫骨外露,该创伤自愈困难。开展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效果满意,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肢),男24例,女8例。年龄4~64岁,平均35.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重物砸伤8例,闭合骨折术后感染钢板外露4例。骨外露伴骨折延迟愈合10例,骨缺损4例。小腿上段骨外露8例,中段10例,下段14例。外露面积2.0 cm×3.0 cm~3.0 cm×7.0 cm之间。术前对创面分泌物进行培养以选择使用敏感抗生素。超声探查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定位确定皮瓣最佳旋转轴点。对受区创面彻底清创,扩大切除病变坏死组织,凿除外露骨面。对细菌培养阴性、有骨缺损或骨不连者取自体松质骨植骨。根据清创后创面大小,以术前定位的皮动脉穿支点为旋转轴点、胫骨上段后缘至内踝与跟腱中点为轴线设计皮瓣,皮瓣面积大于创面面积约20%或大于创面1~2 cm。切开皮瓣后缘,在深筋膜下向前分离,显露胫后动脉穿支,选择离创面最近的优势穿支为血管蒂,调整皮瓣轴向,缝合固定皮肤与深筋膜;再切开皮瓣前缘,沿深筋膜及骨膜间向后解剖。因胫骨内缘处深筋膜与骨膜接触紧密,应仔细分离。需行骨膜移植者可...  相似文献   
4.
前臂尺桡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因其特殊的功能,骨折处理难度大,既往保守治疗方法难以解决断端旋转及靠拢性成角,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则存在应力遮挡,效果不理想,术后留有瘢痕,治疗费用高等缺点。笔者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微创穿针结合美容缝合治疗尺桡骨不稳定性骨折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掌侧经皮穿刺法置入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8—2019-02采用掌侧经皮穿刺法置入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的29例腕舟骨骨折。结果 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2周影像学资料显示29例骨折端均获得骨性愈合,10例显示骨折端边缘有少许骨缺损,继续随访3个月后骨缺损消失。29例均未发现舟骨缺血性坏死,3例腕部活动时稍有疼痛不适。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yo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18例,良9例,可2例。结论掌侧经皮穿刺法置入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具有创伤小,骨折及功能恢复理想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运山  周肃陵  王正 《光明中医》2006,21(12):68-7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退化、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的脆性增加致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据朱汉民[1]等统计,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60.72%,女性为90%.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OP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掌、指骨干骺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手掌、指骨干骺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克氏针内固定组44例(指),微型钢板内固定组46例(指);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克氏针内固定组优良率(79.54%)高于微型钢板内固定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氏针内固定组关节僵硬和肌腱粘连发生率低于微型钢板内固定组(P<0.01);2组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且2组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掌、指骨干骺部骨折,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微型钢板内固定,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模型研究手舟骨中轴与第二掌骨长轴冠状位、矢状位、自然夹角的变化规律, 为手舟骨骨折行掌侧入路固定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腕关节三维CT检查患者共90例, 分为3组:A组成年男性左侧腕(31例)、B组成年男性右侧腕(31例)、C组成年女性右侧腕(28例)。按照1∶1打印出腕关节模型。将克氏针分别沿舟骨中轴和第二掌骨长轴穿针。摄X线正侧位、自然夹角位片, 测量各自的夹角。结果手舟骨中轴与第二掌骨长轴冠状位夹角为(61.1±12.2)°、矢状位夹角(77.2±10.8)°、自然夹角(77.6±8.8)°。三组间冠状位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冠状位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矢状位、自然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三个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模型手舟骨中轴与第二掌骨长轴夹角的测量, 明确了角度的变化规律, 为舟骨骨折掌侧入路固定手术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或“岔气”,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腰部,常因挑担、抬扛、搬挪重物等用力过猛,扭伤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所致。腰部扭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病程可待续数周或转为慢性腰痛。穴位注射是中医治疗的一大优势,而手法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措施,二者结合起  相似文献   
10.
独活寄生汤加减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3例:男85例,女68例;年龄27岁~75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7d,最长12年。1.2症状体征本组1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症状和脊柱活动受限。合并有单侧下肢痛者123例,双侧下肢痛者30例,并且在疼痛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其中小于45°者42例。椎旁及棘突有一般压痛者121例,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者32例。脚拇趾背伸力量减弱85例,小腿外侧或足背皮肤感觉障碍62例,跟腱反射减弱82例。1.3影像学检查腰椎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