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晶莹  焦锋 《卫生软科学》2011,25(6):419-420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国常模的差异.[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7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集体测查,将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比较.[结果]犯罪青少年与常模在除父母偏爱因子以外的其他9个因子得分上均表现出差异,犯罪青少年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上明显低于常模组,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可注射型生物蛋白胶包埋骨髓基质细胞的工程化组织,体外培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将可注射型生物蛋白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用于临床的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浇铸有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蛋白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载体内细胞生长及载体降解情况,5-溴脱氧尿苷(5-Bromodeocyuridine,BrdU)掺入标记后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可注射型载体内包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包埋于生物蛋白胶内能很好地存活并增殖,2d后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6d后生物蛋白胶边缘部分开始降解,细胞脱落至培养板;体外培养14d,细胞生长良好,大部分生物胶降解,脱落的细胞增多,贴壁生长的细胞形态正常;3周后生物蛋白胶完全降解。结论生物蛋白胶聚合后包埋的种子细胞能够正常增殖,生物蛋白胶是一种理想的适用于微创方法修复组织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培养和移植的支架。  相似文献   
3.
王晶莹  傅晓英 《新医学》2014,(4):266-271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BMI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某轻体力劳动单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等,对资料完整的172名职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BMI水平、不同性别及不同GGT水平组别间一般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GGT与BMI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过低组、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肥胖组4组间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个GGT四分位组间BMI、腹围、心率、舒张压、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个GGT四分位组间ALT、AST、ALP、HDL-C、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组 GGT 水平与 BMI、腹围、心率、肝右斜径、ALT、AST、ALP呈正相关,女性组GGT水平与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ALT、AST、ALP、血肌酐、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GGT可以显著影响BMI及腹围;调整了性别、年龄、GGT、肝右斜径、ALT、AST、ALP、血肌酐、HDL-C、LDL-C、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指标之后,GGT与BMI独立相关。结论血清GGT水平的上升与BMI水平存在显著且独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莹  谢风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5):566-566,F0003
纤维蛋白原(Fg)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系统中的重要蛋白质,血浆浓度2000~4000mg/ml,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主要由脊椎动物的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分泌的,半衰期4~5天,是急性期蛋白之一。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性疾病等,主要是指血液在活体血管内或心脏内发生的凝固过程。40年多前,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能够使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增加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腘动脉以远血管腔内成型术对糖尿病足的救肢疗效.方法 总结65例(69条肢体)糖尿病足患者行腘以下闭塞动脉血管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救肢治疗经验.结果 全组无死亡.即时成功60例64条肢体,失败5例5条肢体,即时技术成功率92.75%.成功的60例64条肢体术后肢温明显改善、疼痛缓解,踝肱指数(ABI)增加至0.84±0.11以上,有39条肢体术后即可触到再通动脉(胫前或胫后动脉)搏动.足、趾感染经清创换药等愈合21条肢体,皮肤软组织小面积坏疽自行脱落愈合10条肢体,清除坏疽愈合6条肢体,截趾后Ⅰ期愈合22条肢体,半足截除1条肢体.无一例截肢.成功病例出院后每月复查彩超1次,随访率100%.术后再阻塞6例6条肢体(3个月1例,6月1例,12个月2例,18个月2例),此6例均进行了二次扩张再通.结论 腘以下动脉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对动脉闭塞的搪尿病足是一种有效的救肢方法 ,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扩张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39条肢体术后即可触到再通动脉(胫前或胫后动脉)搏动.足、趾感染经清创换药等愈合21条肢体,皮肤软组织小面积坏疽自行脱落愈合10条肢体,清除坏疽愈合6条肢体,截趾后Ⅰ期 合22条肢体,半足截除1条肢体.无一例截肢.成功病例出院后每月复查彩超1次,随访率100%.术后再阻塞6例6条肢体(3个月1例,6月1例,12个月2例,18个月2例),此6例均进行了二次扩张再通.结论 腘以下动脉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对动脉闭塞的糖尿病足是一种有效的救肢方法 ,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扩张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39条肢体术后即可触到再通动脉(胫前或胫后动脉)搏动.足、趾感染经清创换药等愈合21条肢体,皮肤软组织小面积坏疽自行脱落愈合10条肢体,清除坏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BV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HBV前S1抗原和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IgG、HBcAb—IgM)采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ALT)用酶学速率法检测;[结果]HBeAg阳性组其HBVPreSl抗原检出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功能指标ALT〉40U/L组其HBVPreS1抗原检出率高。[结论]HBVPreS1抗原的检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及慢性肝炎的活动情况,对乙肝的诊断、疗效判断与观察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均易感染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是临床上常见的3种生殖道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分为HSV-Ⅰ型和HSV-Ⅱ型两型,其中HSV-Ⅱ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部位皮肤黏膜而引起生殖器疱疹[1]。本研究分析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生殖道感染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肝素注射对严重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对105例(146条肢体)糖尿病足患者行闭塞动脉经皮血管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肝素注射疗法。结果全组无死亡,即时成功98例(132条肢体),失败7例(8条肢体),即时手术成功率为93.33%。术后再阻塞6例(6条肢体),均行二次扩张再通。结论膪以下动脉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救肢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扩张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125例,给予G-CSF 300μg肌内注射,2次/d.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PBMNCs,配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皮微球囊扩张狭窄动脉,同时将分离的PBMNCs通过导管腔内注入缺血部位.观察12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MNCs移植后,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溃疡逐渐愈合,踝肱指数短期明显提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动员后的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护理.结果: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咳嗽、疼痛及胆漏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病人尽快康复的保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尤其重要.严格掌握术前适应证,熟悉该手术的特点,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及时处理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