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2 6(7.0 1 % )例室间隔缺损 (VSD)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 374例室间隔缺损 (VSD)修补术后出现 2 6例残余漏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认为造成残余漏除技术原因外 ,还与修补的方法有关 ,随访 2 1例至今 ,Echo示自行闭合 4例 ,缩小 6例 ,二次手术修补VSD 1例 ,无死亡。结论 提高修补技术及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 ,是避免残余漏的发生及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1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7月30日至1998年4月20日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直视手术119例,其中房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47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肺动脉狭窄6例,法乐四联症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4例,右室双腔心2例、左房粘液瘤1例、二尖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4例、三尖瓣置换1例、法乐三联症4例,包括2例室间隔缺损+重度肺高压,7例重症瓣膜病。结果:死亡1例,气栓致肢体偏瘫2例,术后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轻度瓣周漏1例,其余病人无气栓、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作者认为这种体外循环手术方法避免了低温和主动脉阻断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和再灌注损伤,对心肌保护有利。缺点是操作相对困难,修补有时不够确切;有形成气栓危险,左、右心吸引多,引起血液机械性破坏增加,指出这种手术不宜用于术前诊断不够明确,一些复杂先心畸形的病人。  相似文献   
4.
刘毅君  邓盛  熊荣生  李烨 《河北医学》2014,(9):1430-1434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A组(年龄<70岁)61例和B组(年龄≥70岁)4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Syntax评分等资料,并进行对比。通过多因素Cox 分析探讨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A组9.84%合并有心律失常,6.56%既往有脑血管意外病史,显著低于B组(20.00%、17.78%)(均P<0.05)。两组患者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各项参数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A组的左回旋支病变比例为60.66%,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为36.07%,均显著低于B组(755.6%、51.11%)(均P<0.05);A组的病变血管数为(2.09±0.83)支,靶病变数为(1.48±0.77)支,均显著少于B组(均 P<0.05)。 A组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比例为6.56%,总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6.39%,均显著低于B组(15.56%、33.33%)(均P<0.05)。对数秩检验提示,B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A组( P<0.05)。年龄、病变血管数、收缩压是血运重建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OR=1.131、2.1581、.182,均P<0.05)。结论:年龄、病变血管数和收缩压是发生血运重建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且高龄患者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双硫仑(0、10、20、40μmol/L)分别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和TE-10,CCK-8法测算细胞活力,筛选得到双硫仑最佳作用浓度为20μmol/L。将TE-1、TE-10食管癌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正常培养)、双硫仑组(20μmol/L双硫仑)、紫杉醇组(0.5μmol/L紫杉醇)、双硫仑+紫杉醇组(20μmol/L双硫仑+0.5μmol/L紫杉醇)。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α微管蛋白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α微管蛋白、Bcl-2蛋白。结果 TE-1及TE-10细胞增殖率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及TE-10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TE-1及TE-10细胞穿膜细胞数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颈胸交界部非肺源性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9例原发颈胸交界部非肺源性肿瘤施行手术,经左颈斜切口1例,颈横切口5例,颈横切口+胸骨正中劈开切口1例,纵隔镜+右前外侧切口胸腔镜1例,右颈斜切口+右胸后外侧切口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52个月,1例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余患者健在。结论:颈胸交界部肿瘤因来源多样,术前明确肿瘤来源及判断肿瘤性质对于手术至关重要。大多数原发颈胸交界部非肺源性肿瘤,尤其对于良性肿瘤,均可经颈部切口完成手术,如术中操作困难,可联合胸骨正中切口或胸外侧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氨基己酸在二尖瓣替换术中减少出血的作用。方法1997年6月~1999年3月选择50例成人二尖瓣替换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在切皮之前静脉注射6-氨基己酸10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每例在给药后ACT、关胸期、术后6h、术后24h胸部及纵隔失血量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h及24h胸部失血量分别为(290.0±41.3)ml和(393.4±73.6)ml及(336.3±81.3)ml和(450.0±79.6)ml,两者相比,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6-氨基己酸可减少二尖瓣替换术后失血。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创伤后常见危重综合征,病死率较高。正确和及时地防治,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我院1990~1998年共收治创伤后ARDS21例,治愈8例。现总结经验教训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收治3例成人主动脉缩窄。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 例1女,16岁。因"夜间阵发性胸闷15年"入院。查体:上肢Bp145/83mmHg,下肢Bp86/53mmHg,身高147.5cm,体重33.5k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部搏动明显,心前区可扪及轻度震颤,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2008年2月,我们有25例普胸手术中应用肋间肌瓣作修补材料,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