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Ⅰ型糖尿病[1] 。198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共治疗Ⅰ型糖尿病患儿 38例 ,现将小儿Ⅰ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 2 6例 ,女 12例。年龄 2月至 14岁。其中 6岁以内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 ,7- 9岁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 ,13- 14岁 2例 (女 2例 )。1.2 发病情况 :10例有阳性家族史 ,9例为兄弟姐妹 ,1例为其外祖母患糖尿病。病前有明确感染 8例 (2 1% )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5例 ,流行性腮腺炎 2例 ,急性中耳炎 1例 ,多数于感染后 1月出现糖尿病症状。1.3 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李世均 《医学信息》2008,21(2):235-237
目的 探讨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致病相关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普通内科门诊或急诊确诊的45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以呼吸道感染所致多见;治疗以针对原发病的措施为主,辅以升白细胞药物,部分病人可给予集落刺激因子;疗效及预后大多良好.结论 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常由感染所致,经过正确治疗预后良好,部分病例需长期随访血象甚至骨髓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临床与治疗的特点。方法:对本组38例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临床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1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与遗传、 环境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本组10例有阳性家族史,8例病有前明显感染史,均采用普通胰岛素治疗,其中1例因严重酸中毒和继发性感染死亡,其余37例尿糖控制--+稳定出院。结论;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和明显消瘦的患儿,应在儿童保健门诊和常规尿糖筛查,应在家庭及大面积普查中推广使用糖尿试纸及快速血糖检测仪; 只有保证胰岛素的供应,才能巩固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向成骨及脂肪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以及向成骨及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方法与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新生儿脐血60~120ml,枸橼酸钠抗凝,以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法、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法及CD34^+免疫磁珠负选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分离获得的MNCs采用L—DMEM培养基或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进行MSCs培养传代,获得第3代集落生长细胞作流式细胞仪表面抗原测定,并向成骨及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骨细胞钙沉积经茜素红染色鉴定,脂肪细胞胞浆油滴经油红染色鉴定。结果经沉降红细胞后分离的MNCs,使用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培养成功率高,第3代可出现明显的集落生长,而另两种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则难以形成集落;集落细胞表面抗原测定表达CD29、CD59、CD71而不表达CD34、CD45及HLA—DR等分子。成骨定向诱导分化的集落细胞经茜素红染色胞浆中出现有大量的钙沉积;成脂肪定向诱导分化的集落细胞油红染色示胞浆充满油滴空泡。结论新生儿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以甲基纤维素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的MNCs培养较为有效,集落细胞表达基质细胞表面抗原,能够向成骨细胞及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1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认识川崎病患儿全身血管炎造成的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了解并发冠脉动脉损害(CAL)的高危因素,以及IVIC和ASA联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131例患儿分为并发CAL组和未并发CAL组,以及1VIG和ASA联合治疗组和单用ASA治疗组,分别从WBC、PLT、SR、Hb、热程、是否复发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热程超过2周、双峰热、血小板减少症和KD复发是KD并发CAL的高危因素,而联合治疗可以使川崎病并发CAL的发生率降至9.35%。结论 对热程超过2周、双峰热、血小板减少症和KD复发的患儿,需高度警惕并发CAL,IVIG和ASA联合治疗为目前有效缩短热程、降低CAL发生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VIG不同时间、不同剂量治疗急性川崎病 (KD)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急性KD病人按病程≤ 7d和 >7d分成两组 ,进行配对统计比较表现及预后。结果 :IVIG≤ 7d组总的发热时间短 ,临床症状改善快 ,但用药后持续发热时间长于IVIG >7d组。结论 :两种IVIG用法都可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指出只要有急性KD症状 ,IVIG的使用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7.
李世均 《华西医学》2012,(7):1063-1064
目的分析婴儿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诱因、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治疗反应和转归,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32例ITP住院婴儿,男20例,女12例,中位年龄5个月,对其临床特征、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14例有前驱感染,5例发病前2周~3个月内有过疫苗预防接种史。病程<3 d者25例,3~7 d者5例,>7 d者2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治疗以地塞米松单独或联合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并以适量泼尼松短期维持。出血停止并且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3 d者16例,3~7 d者14例,>7 d者2例。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的21例中,3例停药后又复发,再次给予联合冲击治疗,均在1周内恢复。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无1例转为慢性或难治性病例。结论婴儿ITP是一组预后良好的疾病,地塞米松单独或联合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是有效治疗。免疫接种引起的ITP预后亦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