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踝关节脱位法治疗包含复杂后踝骨折的脱位型三踝骨折的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复杂后踝骨折的脱位型三踝骨折患者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20~67岁,平均37岁;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8例,均为Ⅲ度;旋前外展型11例,均为Ⅳ度.骨折按照Danis-Weber(AO/ASIF)分型:B型19例,C型10例.患者均采用踝关节外侧脱位法,充分显露后踝,直视下复位骨折块,用可吸收螺钉可靠固定.术后疗效采用Baird-Jackson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85 min,平均65 min.术后1例患者伤口二期愈合,其他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8~3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均达骨折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个月),无一例发生距骨坏死.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断裂等发生.术后疗效按Baird-Jackson评分评定: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 对于包含复杂后踝骨折的脱位型三踝骨折的术中复位采用踝关节脱位法可以使关节软骨面精确复位,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常规膝关节松解术的比较,探讨一种新的微创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5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男17例,女8例;年龄17 ~46岁,平均(35.8±7.8)岁;患者接受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常规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6~51岁,平均(38.3±8.5)岁;患者接受常规膝关节松解术.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按Judet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并总结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松解角度及术后最终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至2年(平均15个月)随访.微创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2,P<0.05).微创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经有效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膝关节松解术比较,微创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广泛清除股骨头内坏死病灶的微创手术方法,使植骨区形态呈蘑菇状,扩大股骨头软骨下植骨的范围,加强对骨关节面的支撑.方法 设计制造股骨头内切骨器械、骨碎屑清除器械及碎骨块植入器械.用切骨器械在股骨头兴趣区内(坏死区)将骨质切碎形成空腔,用碎屑清除器将空腔内骨碎屑清空,用植骨器械将3mm3骨水泥颗粒植入空腔内.结果 在平小转子下方3 cm处,开6 mm微孔骨隧道,可在股骨头软骨下兴趣区挖出蘑菇状空腔,并植入骨水泥颗粒,完成模拟植骨过程.结论 应用特制器械可将股骨头坏死病灶广泛清除,扩大股骨头内的植骨范围,使植骨形态呈蘑菇状,实现股骨头坏死的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将髂骨再塑形为预期骨解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 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制模(如管状骨),按照宽=1/2股骨周长、长=股骨缺损段的长度取髂骨块,经内、外板间剖开髂骨块,在圆柱体上将内、外板卷制成拱状(有微骨折,但仍保持连续),将拱状骨皮质面向模具内壁,剖开面向模具轴芯装入模具内,拱状骨与模具轴芯间填塞松质骨,将模具包埋于髂骨取骨处,克氏针固定模具.结果 CT扫描显示髂骨在预制的模具内塑形良好.结论 利用模具可将髂骨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进行再塑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CT对术中股骨头进行三维测量,精确控制股骨头内挖出空腔的大小,实现对兴趣区内坏死骨的广泛清除,使植骨形态呈蘑菇状,增强对关节面的支撑作用.方法 手术中,对股骨颈内骨性隧道进行冠状位扫描重建.在股骨头内,可以精确测出骨隧道中心到关节面的距离.通过控制铰切刀的大小将头内空腔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果 经过对股骨头内兴趣区的三维测量,可以挖出预设的空腔.结论 对股骨颈内骨性隧道进行冠状位扫描,是实现精确定位蘑菇状植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恶性血管外皮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后恶性血管外皮瘤一例李雪松侯俊闪张纯朴患者男,34岁。中腹部不适3天。体检:左中腹部触及一直径约10cm的包块,质软,活动度可。尿糖及血、尿淀粉酶测定无异常。B超示左中腹胰尾下方,胃与左肾间可见一10.6cm×9.6cm类圆形混合回声区,包膜完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合理利用髂骨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新方法,将髂骨按股骨的解剖形态进行再塑形修复股骨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按股骨缺损的解剖形态制模,按照宽=1/2股骨周长、长=股骨缺损段的长度取髂骨块,经内、外板间剖开髂骨块,在圆柱体上将内、外板卷制成拱状(有微骨折,但仍保持连续),将拱状骨皮质面向模具内壁,剖开面向模具轴芯装入模具内,拱状骨与模具轴芯间填塞松质骨,将模具包埋于髂骨取骨处,克氏针固定模具.结果 髂骨可再塑形为带空腔的管状骨,解剖形态与股骨一致.结论 利用模具可将髂骨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进行再塑形,塑形骨可治疗大段骨缺损,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概念.  相似文献   
9.
自动生理加压钢板的设计及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克服普通钢板导致的应力遮挡,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自动生理加压钢板,并测定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成年防腐股骨标本30个,模拟股骨横断骨折,配对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普通钢板和自动生理加压钢板固定,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机测定其最大扭矩、最大抗弯力和最大抗压缩力,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自动生理加压钢板其最大扭矩、最大抗弯力和最大抗压缩力分别为(19.72±6.12)N·m、(3.70±0.98)kN、(14.09±3.01)kN。普通钢板组其最大扭矩、最大抗弯力和最大抗压缩力分别为(19.77±5.20)N·m、(3.98±1.24)kN、(12.75±2.96)kN。两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动生理加压钢板与普通钢板相比,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针对41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0例行髓内钉取出加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A组),21例行断端周围植骨加锁定钢板辅助固定(B组),评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植骨愈合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8~13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0±25)min、(90±17)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36±60)mL、(304±37)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0%、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均可得到满意的疗效。骨折断端周围植骨加钢板辅助固定治疗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